戲劇製作演出心得

發佈日期:2016-06-25

徐珮慈

藝術學院

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

學製的參與,總共包含三個階段:試演觀察;調燈、裝台觀察;正式演出實習。

  在試演的當天,在忠孝堂演出,沒有燈光的系統,整個場面看起來少了不少東西,燈光是用來妝點舞台的,但試演只有日光燈。我們看到舞監四處走動奔波,確認東西是否都一一弄好,舞監要有非常好的規劃與統籌能力。而導演婉容老師則請演員一個一個上台試音,演員各自唱一段歌,音樂組配合他們的歌唱也測試音樂是否都準備妥當,老師給了演員非常多聲音上的建議,要怎麼唱、怎麼做比較好?演員做得好的地方也給予了很多讚美,老師也用溫和、建議的態度取代斥責,關係十分和諧。當天因為沒有燈光的關係,燈光組在協助別的組別,把一切東西都準備好,服裝組在整理服裝、協助演員換裝,舞台組也把該放的道具一一放好,行政組則負責整理忠孝堂裡的環境。雖然我們只有觀察而已,沒有看到試演,無法進一步看到觀眾們所給的迴響,但從這些觀察裡,我們更能了解了整個劇場的組織職掌應該要做的事與工作的態度,沒有什麼是比直接觀察更直接的學習了。

  再來就是六月初了,6/1我們直接進到文化中心原生劇場看學長姐調燈,看到馨瑩老師與燈光組的組員互相配合,要叫一個人做一件事情的時候,要先叫他的名字,等到確認他聽到、回應你的時候再下達指令,以免造成資訊不流通的情形,也讓工作更有效率。馨瑩老師在燈光下和組員配合調燈,確認燈光是燈光設計要的樣子、亮度與位置之後,便完成調燈的作業。而在調燈過程中,我看到馨瑩老師和曼芙學姊的對話內容中充滿著數字,那是燈的編號,要把燈編上編號,才知道是哪一顆燈、哪個位置的,這些作業都是更方便我們工作的方法。我們參觀了後台,服化組的化妝間,由學姊幫我們介紹與導覽,原生劇場的服裝間很小,而且是狹長型的,當然動線的規劃就特別重要了,服裝組的學長姊把配件一一放在桌上,一個一個擺好、擺整齊,這樣才不會弄錯,也比較好找。服裝的部分,學長姐們把同個演員的服裝擺在一起,歌隊的衣服很多,而且需要快換,這時候配置就非常重要。而在後台,需要妥善規劃好哪裡是可以有食物存在的地方,為了保持劇場的乾淨和衛生,每個劇組都要分配哪裡是可以飲食的地方,其他地方一律禁止食物的出現。

  6/2禮拜四,我們一樣去原生劇場觀察、學習,這天和前一天不一樣,這天演員和導演、所有組織職掌的人都會出現,因為這天的晚上是總彩排,隔天就演出了,一切東西都要弄好了,舞台的水也放好了。這一天我們可以看到導演婉容老師,請演員上來,一樣是一個一個試mic、試音,要他們唱一段自己的歌,音樂組一樣負責配合。而演員也花了一些時間去熟悉舞台上的動線,與自己的夥伴互動。燈光組在這天不斷地在set cue,確認燈光的一切都已經完成且準備好,而舞監一樣是四處奔波、去設置曝光線、把動線規劃好、set intercom,舞台組的人則配合燈光組,練習換景,並檢查舞台上還有什麼東西還沒弄好,維睦老師與旂玎老師也進行最後的確認。

  6/4下午的演出,我負責擔任驗票的職務,這是這一年來在文化中心的實習工作中,第一次擔任驗票的職位,以往都是帶位、指引方向等工作,這次為觀眾驗票,一方面覺得很新奇,一方面卻又感到懼怕。學姊先帶我們走過一次整個流程,把每一個職務該做的事情都先交代好,學姊不斷叮嚀我們要記得微笑!在確認每一個人都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要說什麼之後,我們進入劇場內集氣,大家一起站在舞台上,婉容老師帶領著我們,看著這個舞台、觀眾席;感受水、燈光與服裝道具;感覺劇場中的魅力與魔幻,大家手牽著手,一同為這齣戲加油、共同為這部戲付出的模樣,真的很令人感動,我想這就是劇場最美的地方,大家同時、同地一起做好一件事,一起站在燈光下、一起感受掌聲,一起在舞台上成為角色。集氣完之後,我覺得自己對於擔任驗票人員的懼怕全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無限的信心與熱情。觀眾進場之後,我看見他們欣喜的神色,有一個老奶奶跟我說,他是來看他的孫子的,看見學長姐們的親友都前來支持他們,心裡也覺得很開心,前台的禮品區的禮物也愈來愈多。觀眾一個一個把票拿給我,我很熱情地跟他們說:「歡迎來看戲!」他們也用一個微笑作為答覆,觀眾慢慢進場,自己也對這份工作愈來愈上手。劇場的一切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演出開始之後,有些觀眾因為遲到的緣故,必須先在外面稍作等待,我們也搬椅子給他們坐著,讓它們先看螢幕轉播,等到戲進行到一個段落時,再請他們入場,以免干擾演出的進行與品質。而在戲結束之後,我的工作是負責協助拍照區,因為有很多觀眾都想與演員合影留念,所以要請他們排好,並且也不是每個演員都會出來拍,所以也要和觀眾說清楚。我請觀眾們排好隊,並一一指示他們拍照的位置,當觀眾需要人幫忙拍照的時候,我幫忙拍或是幫忙拿觀眾的包包或其他物品。一切的工作結束之後,是學長姐的會客時間,我看到有非常多他們的朋友到來欣賞演出,他們也都與他們的朋友致上感謝之意,未來我做演出的時候,應該也是如此吧。

  6/5的下午,是我自己進入劇場看演出的時間,我把這個也寫進心得裡,因為我認為我進劇場觀賞學製演出也是參與學製的一部分,在試演、彩排或是實習期間,都只有看到片段或是聽到一點點的歌曲,那些歌曲只有在和劇情和在一起之後,一切才更加明朗。非寫實的情節圍繞著環境議題,愛情故事同時激起人對環境狀況的反思,歌隊的歌舞、音樂都讓這齣戲添了極大的光彩,而我們在環境開發的同時,也必須兼顧環境的狀況,做好評估,這就是這齣戲想傳達的,而為重要的是,我們要把握今朝眼前的幸福。

  藉由這門課程參與學製的機會,把以前在上課學、書上看的東西一一付諸到劇場中,比用聽的來得更實用。而在參與學製的過程中,我看到大家拋除其他的想法,全心全意把自己投入戲中,團結一心,也培養出共同的默契與良好的合作關係,做劇場除了要謹慎、小心以外,默契和團隊合作也非常重要,唯有認真地展向心力,才有辦法把一齣戲做好,謝謝這次演出所帶來的這些寶貴經驗,它們都成為了未來往劇場之路走的力量,雖然這只是一次的學習,但我相信他帶給我、或是帶給其他同學的東西,都是非常盈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