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製觀察心得

發佈日期:2016-06-23

翁雅慧

藝術學院

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

這一次很幸運可以藉由課程的安排來參與一小部分的學期製作,在總共三次參觀學期製作彩排的過程中我觀察到了很多。

先從服化組開始說起,服化組其實對於我們來說是平常比較難有機會去接觸到的,雖然不能在演出過程中看見一些快換之類的,但是我覺得在服化組我學到的是在吊衣桿上定馬克這件事,為了換裝時的快速與清楚,所以在一趕上準確地定出這是誰的衣服,以及這是哪一場哪一景的衣服,我想這個方式是我新學習到的。並且服化組還需要和演員定出規章,脫下來的衣服要放在哪裡,那麼在演出結束時才可以迅速地收拾,東西也不容易不見。而小道具桌也是一樣的道理,定出道具地圖,便能在缺少東西時快速地發現,並且做出解決的動作。

我們只有看見調燈的過程而沒有辦法在實際演出時觀看他們工作的流程,在調燈的時候其實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個人發話」,調燈的過程其實是危險的,一個不小心就會發生很多意外,如果以嘻笑玩鬧的態度來工作,是非常危險的,如果很多人同時說話也可能無法聽清楚一些重要的指令,進而產生危險,但是後來我去別的劇團實習的時候發現了一個調燈的方式,學期製作的燈光設計在要求crew切shutter的時候可能要走到定位,或是用言語形容的,我覺得這樣可能沒又辦法那麼有效率,我看見別的燈光設計在調燈時使用雷射筆,這樣crew在切的時候其實是很明確地可以知道燈光要照的範圍的。

舞台組最主要的製作或是搭建舞台的工作都是我們沒有參與到的,彩排時我們可以看見的除了在調燈時偶爾要定位出舞台的高度或是方向,以便燈光設計調整燈光效果,也要在演員上台前做最後的確認,確認舞台是否安全不會讓演員受傷,尤其是這次學期製作的演員有很多光腳的時候,小小的螺絲釘或是舞台的不平整就有可能使他們受傷。

音效組在彩排時的工作主要是協助演員試mic,根據演員當天的狀況調整他們的麥克風,我覺得在這裡演員跟音控要有很大的共識是彩排跟演出時要盡量相同,因為如果演出時的音量和彩排差太多播放出來時會發生很不好的效果。

演員應該可以說是我們觀察到最多的人,從彩排前的暖身或是穩定情緒開始就是屬於他們的工作時間,接下來的試mic或是練習走位、確認台詞等等都是演員基本的工作流程。

舞監則是要負責幾乎所有的事情,理幕、控制時間或是確認進度,這些都是很基本但是瑣碎的事情,其他的還有在演出前要在後台走道貼螢光棒,或是協助各組,也有很多自己的前置作業,像是排出每一天的流程以確保工作的進度不會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