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製作演出一 實習課程心得分享

104-2「戲劇製作演出(一)」實習課程心得分享>戲劇製作演出一 實習課程心得分享
發佈日期:2016-06-21

賴亞歆

藝術學院

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

 這一次從旁觀察學長姐的學期製作,看著學長姊專注在自己的工作當中,每一個人看起來都非常的專業,完全沒有人無所事事或是露出迷茫的眼神,我真的打從心底讚嘆系上的訓練,心裡也默默開始擔心自己兩年後是否也可以擁有和他們一樣的實力。

    五月十九日第一次觀察是學長姊在忠孝堂試演,音樂組在測試麥克風和音樂的音量,演員在導演的要求下,在舞台上講話和唱歌,導演負責演員的音量及聲音的投射,並協調音樂和演員音量。後臺部分,服化組在整理服裝,由於本次演出歌隊有大量的服裝需要更換,所以服化組的工作人員幫衣架定馬克,標上名字和場次,有秩序地掛好。服化組的工作人員另外一個工作就是要幫演員上麥克風,他們先用電器膠布固定好麥克風,再黏上膚色透氣膠帶。前台的工作人員有人負責打掃忠孝堂,有人負責排好觀眾席,有人負責拍照記錄,有人負責架設攝影機。化妝則是在D101進行,演員先自行上好底妝,由服化組的工作人員負責上彩妝。舞監則是負責監督大家的工作進度,也負責處理布幕的問題。小道具桌今天也都擺放整齊,訂好馬克。

     六月一日,學長姊進館,今天的目標是要調燈。因為忠孝堂不能掛燈,所以對燈光組來說是浩大的工程。學長們爬上很高的調登梯,在馨瑩姊的指示下,調整燈的角度和位置。下面是由我們班的同學負責幫忙移動位置,雖然看起來不是太困難,但是控制不當仍然有可能造成傷亡。這也教導我們,無論在劇場內擔任什麼工作,絕對要用謹慎的態度面對,劇場是一個相當危險的環境,任何的不小心都有可能造成自身或他人的生命危險。因為調燈的緣故,所以平台並沒有擺上舞台。不過為了確認燈打下來的樣子,馨瑩姊有時候會要求學長把平台上到舞台上,以便確認。舞監也帶我們到後台參觀,首先是介紹後台的空間安排,學姊說進館之後東西很多,所以事先一定要溝通好,才不會太雜亂以至於找不到東西或是發生危險。之後我們進到服化組的工作區域,服化組的負責人為我們介紹服化區的安排,告訴我們衣服的掛法需要統一,化妝品的擺設也要整齊且一目了然,小道具桌上必須訂馬克並擺放整齊。他們自己的要求是只扣第二顆扣子,這樣方便快換時可以快速拿取。服化組的學姊也告訴我們一定要先帶演員熟悉後台,並且跟演員訂下規矩,像是不可以玩服裝或道具,因為很有可能會造成損壞,修補或尋找替代品會相當麻煩。最後舞監帶我們走到飲食區和垃圾集中區,告訴我們劇場裡面需要維護整潔,所以要要求大家在特定區域吃飯,垃圾也不可以亂丟。

    六月二日是首演前一天,所有組別都回到自己原先的組別去工作。今天的目標是要進行技術彩排和總彩排。為了不打擾學長姊工作,我們只有留在觀眾席觀察。舞台組今天的工作是負責討論換景事宜,像是誰負責換哪一場的景,道具拜放的正確位置等,另一個工作則是修補舞台。燈光組則是測試他們的燈打出來的位置和cue點。音樂組這一次在測試音量大小,以及一一測試演員的麥克風音量大小,調整音樂和麥克風音量的和諧。因為是技術彩排,所以音樂組也需要對cue點。演員今天的工作是要熟悉舞台及走位,並且在導演的指導下,調整自己的音量及聲音投射。舞監則是負責向演員介紹上下台動線,貼出曝光線,在布幕旁貼螢光馬克以提醒演員不要曝光。

    六月三日是首演日,這一天我也負責在協助前台工作。前台的學姊一一為我們介紹前台的工作。我負責的部分是前台桌,負責處理寄物和收禮品。其他人有的負責協助取票,有的負責驗票,有的負責發放問卷,有的負責顧展覽,有的負責在內場引導觀眾。我當天負責前台桌收禮品的工作,學姊交給我一張禮品清單,要求我記下送禮者和收禮者的姓名,以利散場後發放禮品。我覺得這是一個相當好的規劃,讓之後發放禮品可以更加快速而順利,較不容易有遺漏。另外,我有觀察到票務桌上面也有清楚的分類和標籤,讓取票可以更加快速。

    以上都只是我們要課程要求時待在劇場的觀察,時間相當地少,實際上的工作內容遠遠超過我雙眼所能觀察。我覺得這一次舞監製作的工作進度表非常的 目了然,每一組都可以很清楚知道自己當天的工作項目。每一次的工作計劃也都有設立大目標,讓大家不至於毫無方向地工作。舞監對於工作進度和時間的掌控也很精準,每一次導演詢問舞監時都可以立刻得到回覆。

    這一次的課程對我的衝擊其實很大,這是我第一次觀察一個製作,雖然只是在演出前半個月左右進行局部觀察,並未從頭參與他們的製作過程,但是光是這段時間看學長姊付出的心力,就讓我嘆為觀止。和直屬學姊們吃飯時,聽到大三學姐說他們舞台組做舞台就做了兩百多個小時,原本預計五月第一周就要完成,結果直到演出前一周才真正做完,最後一天甚至坐到晚上十二點。做劇場其實是相當辛苦的,不管是技術或是演員,甚至是前台,每個人都需要花費許多的時間和心力,不外乎就是為了在那三天四場的呈現當中,可以給觀眾最好的演出。在這一次的觀察當中,我看見的不只是學長姊在專業上面的知識,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們的態度。面對繁瑣工作,他們的神情沒有不耐,也不曾聽過他們有什麼抱怨,總是看到學長姊認真的執行每一樣他們該做的事。一齣好戲也許需要有一群有能力的製作群,但是我想更重要的是當中的所有人都全力以赴,努力地完成每一個分派下去的任務。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站在台上接受掌聲,但是如果沒有那些躲在燈光以外的人齊心合力,又怎能成就一個完整的演出。雖然目前對於自己未來想要從事的領域還很迷惘,但是這一次的觀察讓我體悟到—無論幕前幕後,都應該要全心投入製作當中。除了有良好的態度之外,把握每一次的學習也相當重要。像是舞監在介紹螢光馬克時,就有提到要先讓螢光馬克吸光,到時候貼在幕上,才能夠發光,以提醒演員幕的位置。此外,螢光馬克和螢光棒的選擇也是需要透過學習才能夠判斷。音響設備方面,學長也有指導我們一些操作上必須注意的細節,減少音響毀損的機率。將燈掛上燈架之後,確實鎖上安全鏈,確保燈部會墜落導致人員傷亡。在劇場當中溝通一定要先叫對方的名字,才能夠有效溝通。……除了以上提到的幾點以外,劇場裡面還有許多小細節,看似繁瑣,平常上課也不容易提到。這是觀察製作才可以學到的東西,而且是非常實用的實作技巧。只要好好學習並在未來自己的職作中確實執行,就可以提高做事的效率,還能夠為劇組省去大量維修的經費和保全大家的安全。也因著系上的專業科目是應用戲劇,所以基礎訓練上面稍嫌不足,在製作演出的同時一邊做一邊學,就是一個相當好的機會。在製作中的學習是實作方面,而且都是馬上就要操作,這樣的學習是最直接而且能夠馬上看到成效,記憶也會最深刻。這又要回到「態度」問題,如果漫不經心地面對手邊的工作,收穫必不如積極學習的人。

    這一次進原生劇場,欣賞《如果還有明天》的演出時,我覺得我不再單純只是用觀眾的視角來觀賞這一場演出。因為我知道舞台上每一顆燈都是學長們親自掛上去,演員身上的每一件衣服、臉上的妝都是服化組努力的成果,壯觀的舞台是學長姊們加班直到演出前一周才完成的心血,恰如其分的音樂也是學長姊們調整了許許多多次才有這樣的效果。主要角色在台上的對白、歌隊的舞步,也都是他們反覆練習、雕琢的成果。能夠在自己製作演出之前先觀察學長姊的製作,我認為這是一個相當好的安排。至少我們已經對製作有一定的概念,也知道哪一些小細節需要注意,更清楚面對製作該有的態度,這對我們將來的製作會是很大的幫助。在這一次的觀察中,把我在劇場導論中聽到的各式劇場工作化為真實而具體,幫助我初步了解各組的工作內容,也促使我思考自己往後在製作中可以挑戰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