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孔子學領導

發佈日期:2015-04-17

李宜家

人文與社會學院

英語學系

 

在最後一堂課-----錢姿霖老師細談了第二部與第三部「向孔子學領導」。其中我認為最最重要的便是認錯的勇氣及明辨輕重緩急。

在我們東方的求學過程中,比起求得學問更重要的便是求個好成績,彷彿那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能夠證明我們努力過成果的。然而,鮮少有人教我們如何去面對痛苦、挫折、失敗。文學家龍應台老師也曾表示: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只教我們如何去追求卓越,從砍櫻桃樹的華盛頓、懸樑刺股的孫敬、蘇秦到平地起高樓的比爾•蓋茨,都是成功的典範。即使是談到失敗,目的只是要你絕地反攻,再度追求出人頭地,譬如越王勾踐的卧薪嘗膽,洗雪恥辱。我們拚命地學習如何成功衝刺一百米,但是沒有人教過我們:你跌倒時,怎麼跌得有尊嚴;面對錯誤時的態度,會決定一個人是否適合擔任領導者,也攸關整個組織的文化。在我們做錯事情、或下了不是最好的決定時,其結果必然是苦澀的,但是解決問題時的態度,則是能否起死回生的關鍵。所以,我以為認錯的勇氣是可貴、是值得效仿的。

最後一項,明辨輕重緩急:稱職的經營者清楚什麼是最重要的,也懂得授權部屬把事情做好。在當今個人英雄主義為風潮的時代,領導人常常不放心,抑或是不信任部屬,習慣一人獨攬所有重責大任,其結果效益並未特別突出,反而還讓領導者身心俱疲。我覺得領導人的特質是能夠了解每個員工的能力,即將他們都放在最好、最適合他們的地方,本身也能夠全心投入在自己的部分,才能夠創造佳績,畢竟一加一,大於二。一個孤身奮戰的全能英雄,累倒垮台在所難免;但若有一群夥伴在背後分工合作、支持他,才能夠發揮最大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