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情報局

發佈日期:2025-08-29

黃筱淇

教育學院

體育學系

這次參與 YouTube 影片拍攝的過程,對我而言是一段非常寶貴的學習經驗,從一開始的腳本討論、資料蒐集,到實際拍攝以及後製剪輯,每一個階段都充滿了挑戰與收穫,過去我雖然看過許多 YouTube 影片,但從未真正了解一支影片背後需要投入多少時間、心力與團隊合作,透過這次的實際參與,我不僅學習到影片製作的各個環節,更培養了溝通協調、時間規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能力不僅在學習上有幫助,也對我未來的職涯發展有很大的啟發。

在腳本完成後,我們進入了資料蒐集與資源研究的階段,因為這次影片的主題是介紹臺南大學的學習資源,包括 ecourse、學生系統、圖書館、數位學習平台等,因此需要先熟悉這些資源的功能與操作方式,才能在影片中清楚呈現,我主動負責查找學生系統與圖書館相關的資訊,並與組員分享我的整理結果。在這個過程中,我體會到資料準備的重要性,一個內容紮實的影片需要有正確且完整的資訊做支撐,否則很容易在拍攝時出現不一致或錯誤的情況。

到了實際拍攝階段,我更深刻體會到影片製作的複雜性,從場景安排、器材操作到拍攝角度的選擇,每一個細節都會影響最終的呈現效果,例如,光線的亮度會決定畫面的清晰度與氛圍;收音的品質會影響觀眾的觀感;拍攝角度則會決定畫面的層次感。剛開始時,我對攝影器材並不熟悉,常常因為設定不正確導致畫面過亮或過暗,但透過向有經驗的同學請教,我逐漸掌握了器材的基本操作,也學會如何調整光圈、快門與白平衡等設定,讓畫面更加自然與穩定。

後製剪輯則是另一個全新的挑戰,起初我以為剪輯只是把影片片段依序排列起來,但實際操作才發現,後製需要非常細心與耐心,剪輯不僅是將畫面拼接,而是要讓影片的節奏、轉場與音效達到最佳平衡,例如,某些段落需要適當地加入字幕或旁白,才能讓觀眾更容易理解內容;音樂的選擇也會影響影片的整體氛圍。除此之外,我還學到了素材取捨的重要性,很多時候拍攝的內容雖然完整,但如果資訊過多會讓影片顯得冗長,我們必須精準地挑選最有價值的片段,讓影片在有限的時間內傳達核心訊息。

回顧整個專案,我最大的收穫是深刻體會到團隊合作與良好溝通的重要性,這次的拍攝計畫並非任何一個人可以單獨完成,而是需要每位組員發揮自己的專長,並互相支持,我學會了在討論中有效表達自己的想法,也更懂得傾聽他人的意見,嘗試理解不同觀點背後的理由,當我們遇到困難時,不是責怪誰,而是共同思考解決辦法,這樣的合作模式讓我覺得非常踏實。

此外,透過這次經驗,我也意識到自己在時間規劃與剪輯技巧上仍有進步的空間,由於我們的拍攝與剪輯時間有限,我發現若沒有在前期做好完整的時程安排,就容易導致後期製作時間緊迫。未來如果有類似的專案,我會在計畫初期更詳細地規劃工作進度,並預留彈性時間來應對突發狀況,同時,我也希望能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剪輯技巧,熟悉更多後製軟體的功能,讓影片呈現更專業的水準。

最後,我想特別感謝這次能獲得公共性獎助學金的支持,這份補助讓我能夠無後顧之憂地投入在影片製作的學習過程中,專心提升自己的技能與知識,透過參與這個專案,我不僅在學術上有所成長,也對未來的職涯有了更清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