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ing程式鏡賽

發佈日期:2025-03-26

謝均宜

管理學院

經營與管理學系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程式設計相關的比賽,雖然我一直對程式設計抱有興趣,但由於對技術不熟悉,一直沒有實際動手接觸過相關領域。這次有幸受到同學的邀約參與比賽,我就嘗試接受這個挑戰,希望藉由這次經驗積累,為未來的學習與發展奠定基礎。
雖然決定一起參與比賽,但我對自己的角色定位有些不安,畢竟在程式技術方面,我能貢獻的並不多,不過隨著團隊討論的進展,我也逐漸找到了自己能發揮的地方,例如在創意發想、資料整理及簡報製作等方面,為團隊提供了重要的支持,這讓我了解到即使不具備程式專業知識,仍然能通過其他方式對團隊作出貢獻。
我們的作品以隊長之前在課堂上的專案為基礎,針對健康資訊中的真假內容進行檢測。這項作品的靈感來自於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現代人對健康資訊的需求日益增加,但網路上充斥著誤導性的內容,例如虛假的健康聲明或未經證實的數據,不僅讓消費者感到困惑,甚至可能導致錯誤的健康決策。
我們的檢測系統目前專注於咖啡因資訊的真偽辨別,原因在於咖啡是許多人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而有關咖啡因對健康影響的資訊卻經常矛盾或誇大,所以我們希望透過這個作品,為大眾提供一個更可信賴的工具,減少對虛假資訊的依賴,儘管目前的系統功能有所局限,只針對於咖啡因檢測,但我們認為經過後續的改進與擴展,它其實是具備了應用於其他領域的潛力,是件具有延展性的作品。
由於我對程式技術的理解有限,因此在團隊分工中,我主要負責創意發想、資料整理和簡報製作。這些任務看似簡單,但實際執行時也是需要相當多的耐心與細心,像是在創意發想階段,我需要透過大量的資料閱讀來了解目前健康資訊中的主要問題,並與隊員們一起腦力激盪,確定作品的核心方向,而在資料整理的過程中,我主要負責將隊長處理的技術數據轉換成一般人易於理解的資訊,因為深度學習模型的技術細節往往晦澀難懂,尤其是像雙向 LSTM 模型這樣的架構,因此我需要不斷向隊友請教,並反覆嘗試,用更直白的方式呈現技術概念,確保作品能夠被接受。至於簡報製作,我們則是試圖以視覺化的方式展示我們的作品特色,例如,我設計了步驟展示來呈現系統的運作流程,並以案例說明檢測系統如何將一段健康資訊分類為「真實」或「虛假」,同時我也加入了實際操作示範的畫面,讓大家能可以直觀的了解系統是如何操作,這些設計不僅增加了簡報的說服力,也讓我們的作品更具吸引力。
參加這次比賽的難題是我們都是非相關科系的學生,而且平時也很少接觸到這些,僅能憑藉著有限的技術去製作,但在這個過程裡我也學到了許多基礎知識,將來也會不斷精進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