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綠色和平自然攝影大賽

發佈日期:2025-03-26

黃慧菱

環境與生態學院

生物科技學系

參加綠色和平自然攝影大賽心得

這次參加綠色和平自然攝影大賽,對我而言是一場充滿挑戰與感動的旅程。攝影不僅是捕捉畫面,更是一種與環境交流的方式,而這次的作品拍攝地點——都蘭山,讓我對大自然的壯麗與生命的韌性有了更深刻的體悟。

攝影的契機與準備

我一直對自然攝影懷有濃厚的興趣,喜歡透過鏡頭記錄下那些稍縱即逝的美景。在得知綠色和平舉辦自然攝影大賽後,我便決定參賽,並思考如何能夠拍出一張真正能夠打動人心的照片。我選擇了都蘭山作為拍攝地點,因為這裡不僅有壯麗的山林景觀,還蘊含著豐富的原住民文化。爬山的過程雖然辛苦,但也讓我能夠更貼近大自然,以不同的視角去觀察環境。

在出發前,我仔細規劃了攝影設備與登山路線,並考慮天氣、光線等因素,希望能夠捕捉到最佳的畫面。我帶著相機、額外的電池與記憶卡,並穿著適合長時間行走的登山裝備,確保自己能夠在舒適的狀態下完成這趟旅程。

攀登都蘭山的過程

從登山口開始,我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都蘭山的步道充滿挑戰,沿途可見茂密的森林與蜿蜒的山徑。由於天氣潮濕,地面略顯濕滑,每一步都需要特別留意。在經過近兩個小時的跋涉後,我終於來到了山中的一個中繼站,這裡有一塊巨大的石碑,上面刻著「普悠瑪」三個大字。

當我第一眼看到這塊石碑時,內心充滿了震撼與敬畏。它靜靜地佇立在群山環抱之中,周圍的參天大樹為它投下層層陰影,彷彿是大自然與歷史共同譜寫的一幅畫。我開始思考,這些高聳的樹木究竟經歷了多少歲月才長成如今的姿態?又是哪些人,花費了多少心力,才得以在這塊巨石上留下這樣有力的印記?

攝影的瞬間與感動

當時的光線剛好從樹葉間隙灑下,使石碑上的字跡更加鮮明。我迅速調整相機參數,確保畫面能夠呈現出最真實的色彩與細節。在按下快門的那一刻,我彷彿能夠感受到時間在這片森林中緩緩流動。這不僅僅是一張照片,更是一種與自然對話的方式。

拍攝完成後,我靜靜地站在原地,感受微風拂過臉頰,聆聽樹葉間的沙沙聲。這種與自然相處的時刻,是難得的寧靜與平和,也讓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自然攝影的意義。

參加比賽的心得與收穫

回到家後,我將作品投稿至綠色和平自然攝影大賽,並開始等待結果。

首先,我更加體會到大自然的壯麗與珍貴。身處在科技發達的時代,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利,但也因此與大自然的距離越來越遠。透過這次登山與攝影,我重新感受到自然的純粹與力量,也更明白我們應該珍惜並保護這片土地。

其次,這次的拍攝讓我學會了如何更有耐心地觀察與等待。自然攝影並不是簡單的快門按下,而是需要理解光線、角度與環境的變化,才能真正捕捉到最動人的畫面。在過去,我可能會比較急躁,想要快速獲得結果,但這次的經驗讓我學會放慢腳步,靜靜地與環境相處。

最後,參加比賽也讓我有機會與其他攝影愛好者交流。觀看其他參賽者的作品時,我發現每個人對自然的理解與詮釋都不同,有人專注於微距攝影,捕捉昆蟲與花朵的細節;有人選擇廣角鏡頭,展現壯闊的山川景觀。這些作品不僅讓我感受到自然的多樣性,也讓我對自己的攝影風格有了更多的思考與啟發。

未來的展望

這次的比賽雖然只是短短的一個階段,但它讓我更堅定地想要繼續探索自然攝影的可能性。我希望未來能有更多機會走訪不同的山林,拍攝更多獨特的景色,並將這些畫面分享給更多人。

同時,我也希望能夠透過攝影傳遞環保與生態保育的重要性。大自然給予我們無數的美景與資源,但如果我們不加以珍惜與保護,這些美好可能會逐漸消失。我期待自己未來的作品,能夠不只是美麗的畫面,更能引發觀者對環境的關注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