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屆 青攝獎 全國大專盃暨交流展-拾光

[生輔組]113(2)參加校內外各項競賽及發表-學習心得分享(高教公共性)>第十二屆 青攝獎 全國大專盃暨交流展-拾光
發佈日期:2025-03-26

梁欣儀

環境與生態學院

生物科技學系

參加「第十二屆青攝獎全國大專盃暨交流展」對我來說是一場難忘的挑戰與學習旅程。在這次比賽中,我投搞了一張拍攝於日本京都的照片,作品以懷舊與人文氛圍為核心,捕捉了古街風貌與人潮流動交織的瞬間。這次參賽,不僅讓我對攝影的理解更進一步,也讓我反思了自己對於影像創作的熱情與未來發展方向。

作品理念與拍攝歷程

這張照片的靈感來自於我對於時光流逝與文化傳承的思考。京都的傳統街道不僅保留著數百年來的建築風貌,也承載著無數遊客的回憶。我希望透過這張作品,讓觀者感受到古街的歷史韻味與現代旅人的交錯,在傳統與當代之間找到一種和諧的共鳴。

在拍攝時,我特意選擇了傍晚的時間,以柔和的自然光線營造溫暖的氛圍。站在階梯的高處,我發現眼前的屋簷層層疊疊,宛如時光堆砌的痕跡,而人群則成為畫面中流動的元素,象徵著時間的推移。為了讓畫面更具故事感,我等待著遊客的自然走動,讓畫面展現一種不經意的真實美感。

參賽的挑戰與收穫

這次參賽的過程中,我遇到了不少挑戰。首先是選片的掙扎——在眾多拍攝作品中篩選最能代表自己理念的影像是一個不容易的決定。我不斷思考,什麼樣的作品能夠真正打動人心?最終,我選擇了這張作品,因為它不僅展現了技術層面的構圖與光線掌握,更蘊含了一種情感與故事性。

另一個挑戰是作品的後製調整。我希望保留照片最真實的氛圍,但同時也需要適度加強細節,讓畫面更加完整。我在色彩調整上花了不少時間,希望能夠強調溫暖的大地色調,讓觀者能夠感受到京都的獨特韻味。

透過這次參賽,我學到了如何更有系統地整理自己的作品,並且更深入地思考影像背後的意義。此外,這次比賽也讓我有機會欣賞到其他參賽者的優秀作品,從不同風格與題材中獲得靈感。我發現,每位攝影師都有自己的獨特視角,而這正是攝影最迷人的地方——同一個場景,不同的人會有完全不同的詮釋。

攝影的意義與未來展望

攝影於我而言,從來不只是按下快門那麼簡單,而是捕捉瞬間、傳遞情感的方式。每一次拍攝,都是一次與環境、光影、人物的對話。我希望能夠透過鏡頭,讓觀者在畫面中找到自己的共鳴,感受到畫面之外的故事。

這次參賽讓我更確定自己對攝影的熱愛,也激勵我在未來繼續精進技術,探索更多不同的攝影風格與主題。我希望未來能夠挑戰更多攝影比賽,累積更多經驗,甚至有機會將自己的作品發表在更廣大的平台上,讓更多人看到影像的力量。

最後,我想感謝青攝獎這個平台,讓我有機會與來自全國的攝影愛好者交流,也讓我在這趟旅程中成長許多。無論這次比賽的結果如何,對我來說,最大的收穫是過程中的學習與反思。我期待未來能夠創作出更多富有故事性與情感的影像,繼續用攝影記錄世界的美好。

參加這次比賽是一段充滿挑戰但收穫滿滿的旅程,我會將這份經驗轉化為前進的動力,繼續探索攝影的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