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慈婷
環境與生態學院
生物科技學系
此次徵文活動(比賽),關注的焦點是「數位科技」,可能有人會問:「數位科技是什麼?」。數位科技如AI、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邊緣計算、5G應用等等的領域,可以說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來我只知道有關於AI的應用,其次是5G,其他四大領域對於我來說,可以說是一知半解,因為這次要參加這個徵文比賽,讓我擁有機會去了解每個領域的知識以及應用,雖然我了解到的知識可能只是表層入門知識,但我還是學到了新東西!我認為這些科技慢慢推動了一次新的「工業革命」,開啟所謂的「數位時代」。
人們最熟知的AI-人工智慧,應該可以說得上是現在發展技術的核心。到目前為止,AI被廣泛的運用於非常多的領域,例如自動駕駛(特斯拉)、智慧醫療(智慧手臂協助開刀)、語音助手等。我在閱讀中了解到,AI的進步不僅提高了效率以及生產力,也帶來了一些人類倫理與安全的挑戰,例如隱私權及就業市場的變化。而AI又分成了預測型AI跟生成式AI,在學生時期,最常用到的絕對是生成式AI,例如:ChatGPT(獲取靈感、尋找解答等等)、NotebookLM(總結文獻重點)。對於時間很少的現代人來說,AI總是能十分有效率地解決我們遇到的問題並提供多個解答。
再來就是5G技術,5G的發展給現代人帶來了更快的傳輸速度、更低的延遲,使智慧城市及遠端醫療等應用成為一個可能發展的方向。我發現5G的推動會很大幅度地提升自動駕駛車輛的反應能力,並改善智慧家居用品以及工業自動化的發展。可是,5G的普及依然面臨了很多問題,例如:建設成本、資源分配及安全等問題。
接下來就是四個我不熟悉的領域了,第一個是區塊鏈的部分,根據資料所說,區塊鏈是一種「將資料寫錄的技術」,起源於中本聰 ( Satoshi Nakamoto )的比特幣,因此區塊鏈就是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分散式資料庫」,透過集體維護讓區塊鏈裡面的資料更可靠,或是可以把它理解成是一個全民皆可參與的電子記帳本,一筆一筆的交易資料都可以被記錄。如果要講真的太多,但可以得知是與金融相關的應用;再來是雲計算,雲計算讓企業與個人戶可以透過網路存取強大的計算資源,不需要自己去購買昂貴的設備,我猜應該就像是 OneDrive那種應用;接下來是大數據,像我這次閱讀的期刊文章就有提到他們利用AI去收集大量資料,並且利用大數據去預測病情,使得人類可以快速地利用資料;最後是邊緣計算,一種將計算能力推向數據源頭(例如IoT設備)的技術,減少數據傳輸延遲並提高運算效率。
透過這次的閱讀徵文比賽,讓我吸收了很多的新知識,是一個非常有用的比賽,希望未來能夠有更多類似的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