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學75周年校慶LOGO/SLOGAN徵選

發佈日期:2025-03-05

黃慧菱

環境與生態學院

生物科技學系

參加淡江大學75周年SLOGAN競賽對我而言是一個嶄新的挑戰,這是我第一次參與類似的比賽,因此帶著嘗試的心態決定參賽,希望藉此鍛鍊自己的創意思維與文字表達能力。

當我得知這個比賽時,覺得SLOGAN的創作看似簡單,但真正動手時才發現其中的難度。SLOGAN講求精煉且富有意義,必須在短短幾個字內傳達出深遠的理念,這讓我意識到,如何用最簡潔有力的語言傳遞淡江大學75年來的精神與特色,將是一項不小的挑戰。

創作過程中,我遇到了兩個主要的困難點。首先,是押韻的問題。在思考SLOGAN時,我希望能創作出朗朗上口、易記的標語,而押韻能夠增加口語流暢度,使SLOGAN更具吸引力。然而,押韻並不容易,因為除了音韻協調,還需要確保整體語意順暢,不能為了押韻而犧牲了意義。

其次,我對淡江大學的歷史並不熟悉,因此在創作前需要先做一些功課。我開始查找淡江大學的發展歷程、校訓、校園文化與辦學理念,甚至瀏覽了歷屆的宣傳標語,試圖從中獲取靈感。我發現,淡江大學在台灣高等教育界有著獨特的定位,不僅強調國際視野與創新發展,也注重人文與科技的融合。因此,在撰寫SLOGAN時,我試圖將這些核心精神融入其中,使其既符合學校形象,又能展現未來發展的方向。

經過反覆推敲與修改,我最終選定了一個自己較為滿意的SLOGAN。儘管過程中花了不少時間,也曾經感到詞不達意的挫折,但透過這次比賽,我學到了如何更有效地組織語言,使簡短的字句能夠承載豐富的意涵。此外,這次比賽也讓我對淡江大學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了解到一所大學的發展與歷史如何形塑其教育理念與社會影響。

無論比賽結果如何,我都覺得這次經歷相當值得。不僅提升了自己的文字表達能力,也讓我明白,簡單的標語背後其實蘊含著許多思考與努力。未來如果有類似的比賽,我會更有信心挑戰,並運用這次的經驗創作出更具影響力的作品。

除了創作的過程,這次比賽也讓我意識到SLOGAN在品牌塑造與行銷中的重要性。短短的一句標語,不僅要吸引人的注意,更要能夠代表一個組織或活動的核心價值。這讓我對於語言的力量有了更深刻的體會,也對未來可能涉及的文案撰寫或創意表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此外,這次挑戰讓我學會如何在有限的資訊下迅速掌握關鍵內容。由於對淡江大學不夠了解,我需要透過短時間的研究,找到最能代表淡江精神的元素,這對於未來的學習與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啟發性。畢竟,在許多情境下,我們都可能需要在短時間內吸收大量資訊,並且迅速整理出核心概念,這種能力無論在學術研究還是職場上都非常重要。

總結而言,這次參賽雖然只是短短的一個經驗,但卻帶給我許多收穫。它讓我嘗試了新的創作方式,挑戰了自己在語言運用上的能力,也讓我對於標語、行銷與品牌塑造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很感謝這次機會,也期待未來能夠參與更多類似的比賽,不斷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