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慧菱
環境與生態學院
生物科技學系
這次參加 2025 恐龍填色比賽,我挑戰了一幅描繪裝甲類恐龍的圖案。雖然主題是固定的,但透過配色與細節處理,我嘗試賦予這隻恐龍獨特的風格,也在這個過程中學習到了許多關於色彩運用的技巧。
由於這次比賽的主題已經確定,我的重點放在如何透過顏色讓這隻恐龍更生動。我選擇以深棕色作為恐龍的主要膚色,搭配黃色斑點來增加細節,使其看起來更具立體感。同時,我希望營造恐龍生活的環境,因此在背景的植物部分,我使用了不同層次的綠色來呈現茂密的叢林,讓畫面更有層次感。
為了讓畫面更有整體感,我特別在標題文字上使用藍色填色,與恐龍和背景形成對比,使整幅作品更吸引目光。此外,我在填色時嘗試避免單一筆觸,改用不同方向的上色方式來增加紋理感,使恐龍的皮膚和葉片看起來更加真實。這樣的處理讓作品更有層次感,也提升了視覺上的豐富度。
填色過程中,我發現要讓恐龍的皮膚看起來更有質感並不容易。為了不讓它顯得太單調,我使用了陰影與漸層技巧,例如在恐龍的腹部與背部用不同深淺的棕色來區分光線照射的方向。此外,背景的葉子雖然都是綠色,但我嘗試交替使用深綠、淺綠與黃色調,讓每一片葉子都能有獨立的存在感,而不會互相混在一起。
另一個挑戰是要讓整體畫面看起來和諧。我原本擔心恐龍的棕色與背景的綠色可能會顯得過於普通,因此特別選擇了藍色來填寫標題文字,希望能讓畫面更有對比感,視覺上更加突出。
這次比賽讓我體會到填色不僅僅是單純地為畫面上色,更是一種創意表達的方式。即使大家的圖案相同,但不同的配色選擇、陰影處理,甚至筆觸的力道,都會影響最終的呈現效果。當我完成這幅作品後,看到恐龍栩栩如生地呈現在紙上,那種成就感讓我覺得非常值得!
此外,填色的過程也帶給我很多樂趣。在這個數位化的時代,手工填色反而是一種放鬆與紓壓的方式,讓我能夠靜下心來,專注於如何搭配顏色、處理細節,甚至享受這段與自己對話的時光。這次比賽讓我發現,填色並不是單純的兒時娛樂,而是一種可以展現個人風格與創意的藝術活動。
這次比賽讓我對填色產生了更多興趣,也讓我想要嘗試不同的媒材,例如使用水彩、粉蠟筆或數位工具來進行創作。我也期待未來能參加更多類似的比賽,看看其他參賽者的作品,學習不同的配色技巧,讓自己的創作能力進一步提升。
除此之外,我也希望能挑戰更多具有細節的填色作品,例如更複雜的生物圖案或風景畫,甚至嘗試數位繪圖,結合不同工具來創作。我相信填色的世界充滿無限可能,每一次嘗試都是一次新的學習與突破。
總結來說,這次恐龍填色比賽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體驗,不僅讓我挑戰了色彩運用的能力,也讓我更加欣賞填色這門藝術。我期待未來能繼續探索色彩的無限可能,創作出更多令人驚喜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