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慈婷
環境與生態學院
生物科技學系
一開始聽到集點子大賽,剛開始的想法是:「這個比賽是集點子想出新的行銷活動嗎?」結果讓我意想不到的是,這個活動是有關於老人創業,又或是老人在他們的晚年生活能做些什麼。主辦單位舉辦比賽的主旨為以下:集點子大賽是以高齡議題為主體,鼓勵全民共同參與的競賽活動;徵選具創意巧思及影響力的構想,期能藉由大眾的創意翻轉社會大眾對老年的刻板印象,幫助銀髮族群活出老有所用的生活態度。
去了解了活動主旨之後,我就決定要參加了。參加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每個人家裡一定都會有老人家,我家也有,而我家的老人,就如同比賽文宣所說,他們當沒有工作、沒有事情做時,就會思考自己是不是沒有了任何價值?進而演變成精神疾病。所以我覺得舉辦這個比賽,得到提案後由有能力的企業去實行,一定能幫助更多的老人。隨著臺灣社會高齡化加劇,我們經常在電視節目或者是網路文章中看到「超高齡社會」的挑戰,例如醫療資源不足、照護人力短缺、年輕世代負擔沉重等。可是這些討論往往只聚焦於問題,但很少有人會去思考——銀髮族不只是需要被照顧的一群,他們其實仍擁有豐富的經驗與潛力,能夠持續為社會貢獻價值。在這樣的理念驅使下,我決定投入這場競賽,希望能透過創意點子,改變社會對「老」的固有印象,並且讓銀髮族的生活更加多采多姿。
在準備比賽投稿的時候,我不斷思考一個問題:如何讓銀髮族發揮出自身的價值,而不是被動地等待社會提供資源? 許多人對老年的刻板印象,依然停留在「退休、養老、被照顧」的框架中,不得不說,之前的我也是這麼想的,然而我在日常生活中,卻見過許多充滿活力的老人,他們依舊充滿熱情,甚至願意學習新事物、參與社會活動。例如:我家後面的巷子有一間小吃店,我一開始以為可能是家族世襲的餐飲業,但後面仔細觀察才發現是一群老人好朋友創業的小吃店;朋友的奶奶會去做志工或是愛心媽媽,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而我的點子發想是基於我之前在網路採訪老人安親班給老人做的活動得到的靈感,就是讓老人畫畫,然後舉辦畫展。會癢讓老人用繪畫的方式是因為,其實老人的繪畫能力非常強大,因為步入老年,隨之而來的就是時間、事物在他們的視角似乎也是變慢了,所以他們能夠觀察到更多的細節。透過這次比賽,我深刻體會到,高齡議題不僅僅是銀髮族本身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共同的課題。我們每個人都會步入老年、成為老人,如何讓未來的自己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是現在就需要思考的問題。「老」並不等於「無用」,而是另一個人生階段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