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按下快門的那一瞬間,黃昏的暖光穿透樹影,映照在公園,映照在人們的臉龐上,也映照在我心中。那是一個寧靜而詩意的畫面——柔和的暮色籠罩著大地,微風輕輕吹拂樹梢,人們或坐或行,享受著這片刻的自然。這張照片,不只是一次攝影的成果,更是一場關於環境、光影與人文的對話。因此,我決定以它作為參賽作品,參加「2025綠色和平攝影大賽」,希望透過影像傳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這場攝影比賽,不僅僅是技術的較量,更是一場心靈的交流。我相信,攝影的力量不在於複雜的構圖或高超的技巧,而是能否喚起觀者內心的情感共鳴。我選擇這張照片,正是因為它記錄了人與自然最真實的互動——沒有過多的人工雕琢,也沒有喧囂的城市擾動,只有純粹的自然與人類共存的畫面。
對我而言,攝影從來不只是按下快門,而是一種觀察世界的方式。每一次拍攝,我都在思考:這個畫面想要傳遞什麼?它的意義是什麼?這張參賽作品誕生的那天,我原本只是想在公園裡散步,沉浸在大自然的寧靜中。然而,當夕陽逐漸西沉,餘暉透過樹葉灑在地面上,我發現那景象充滿了詩意。人們三三兩兩地坐在草地上,偶爾交談,偶爾沉思,而路燈與雕像的剪影,則增添了一絲藝術感與時間的靜謐感。我停下腳步,舉起相機,思索著如何將這個畫面定格。我想捕捉的不只是風景,而是一種情感——人類與環境的和諧共存。於是,我調整角度,讓樹梢的細葉、復古的路燈、雕像的輪廓與夕陽構成層次豐富的畫面,讓觀者可以感受到光影流轉中的寧靜與溫暖。我希望,當人們看到這張照片時,能夠被這份平靜所感染,重新思考自己與環境的關係。
在參與這場比賽的過程中,我不斷反思:攝影的價值是什麼?它僅僅是藝術表現的一種方式,還是能夠承載更深層的社會責任?「綠色和平攝影大賽」的宗旨,是希望透過影像喚起人們對環境的關注,而這正是我一直以來關心的議題。當我們談論環境保護時,往往容易聯想到壯闊的自然景觀,例如無垠的森林、壯麗的冰川或遼闊的海洋。然而,我認為環境保護並不僅限於遙遠的生態奇觀,它更應該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我所拍攝的這張照片,沒有驚天動地的景象,也沒有震撼人心的災難畫面,但它展現了一種理想的生活方式——人類在日常生活中與環境和諧共處。當人們靜靜地坐在公園的草地上,與自然同息共生,那是一種最簡單也最珍貴的幸福。然而,這樣的場景在現代社會中卻顯得越來越珍貴。我希望透過這張作品,提醒人們:環境不只是遙不可及的議題,而是我們每一天都在接觸的世界。當我們願意花時間走進大自然,感受它的美好,我們才會真正理解保護它的重要性。
參加這場比賽的過程,讓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攝影的力量。過去,我總覺得攝影只是個人興趣,是一種單純的美學追求。但這次的參賽經歷,讓我發現攝影的價值遠遠超越影像本身。它可以是一種紀錄,一種呼籲,一種改變世界的方式。當我選擇這張照片作為參賽作品時,我心裡想的不只是比賽結果,而是希望它能夠引起更多人對環境議題的關注。我希望當觀者看到這張照片時,能夠感受到那份平靜,並開始思考:我們應該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與環境共存?我們是否給自己足夠的時間去親近自然,去感受陽光、微風與樹影?如果這張照片能夠讓哪怕是一個人重新審視自己與環境的關係,那麼我就覺得這次參賽已經有了意義。
2025年,環境問題依然嚴峻,全球氣候變遷、生態破壞、都市化發展等議題,仍在不斷衝擊著我們的生活。然而,我相信影像的力量可以帶來改變。一張照片,或許無法立刻改變世界,但它可以種下一顆種子,讓更多人開始關注、思考,甚至行動。這次參與「2025綠色和平攝影大賽」,對我而言,不只是一次挑戰,更是一場心靈的旅程。它讓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攝影理念,也讓我更加珍惜每一次按下快門的機會。我希望,未來可以繼續用攝影記錄這個世界的美好,也希望有更多人願意透過影像,守護我們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