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2025年世界文創全能藝術比賽,對我來說不僅是一場藝術上的挑戰,更是一次自我探索與成長的旅程。我提交的作品是一張拍攝於苗栗縣三義落羽松步道的照片,這張作品不僅呈現了自然之美,也承載了我與國中同學相聚時的點滴回憶,記錄了我們共同經歷的青春片段。這次的創作靈感源於一次與國中同學的短途旅行。畢業多年後,我們各自忙於學業,能夠再次聚首實屬難得。經過討論,我們選定了苗栗作為目的地,因為這裡擁有獨特的自然景觀。當我們漫步於步道時,迎面而來的是一片層層疊疊的彩色樹林,紅、橙、黃、綠交錯的色彩讓人目不轉睛。每一株落羽松都筆直挺立,猶如守護這片土地的士兵,又如畫布上濃墨重彩的一筆。置身其中,我感受到一種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平靜與喜悅,而這份感動正是我拿起相機捕捉畫面的動力來源。
拍攝的過程是一段充滿挑戰卻也充滿樂趣的經歷。當天的天氣微微陰沉,雖然缺乏陽光的直射,但柔和的自然光反而讓樹葉的色彩更加飽和,減少了過於強烈的對比。我試著以不同的角度探索這片樹林的美,從俯拍到仰視,從遠景到近景,每個視角都帶給我不同的視覺感受。最終,我選擇了一個能夠延伸視線的構圖方式,讓排列整齊的落羽松與步道形成一條引導線,彷彿邀請觀者與我一同踏上這段旅程。在畫面的右側,我特意保留了蜿蜒的步道,讓觀者感受到移動的動態美感;而左側的樹木隨著季節變換呈現出豐富的色彩層次,則成為整張作品的視覺焦點。除此之外,拍攝時也有一些小挑戰,例如如何在風輕輕吹動樹葉時保持清晰的畫面,還有如何控制快門速度來捕捉微妙的光影變化。然而,這些挑戰反而讓我更加專注於當下,也讓拍攝過程成為一種冥想般的體驗。
這次參加比賽的過程讓我學到了許多寶貴的經驗與啟發。首先,我更加認識到藝術創作的核心不僅僅在於技術的展現,而是作品背後的情感與故事。我開始明白,真正打動人心的藝術,往往是那些能夠引發觀者共鳴的作品。其次,我也在這次比賽中進一步提升了自己的攝影技巧。透過對構圖、光影運用以及色彩搭配的反覆推敲,我逐漸學會如何更有效地表達自己的創作理念。比賽過程中,我欣賞了其他參賽者的優秀作品,從中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例如在細節捕捉與視覺衝擊力方面仍有進步的空間。
未來,我希望能夠持續透過攝影記錄生活中的點滴,無論是自然風景還是人文故事。我認為,每一張照片都是一段時光的凝結,而每一次按下快門的瞬間,都是我對生命熱愛的表達。此外,我也希望能夠參與更多國內外的攝影比賽,從中吸取經驗,讓自己的作品更具深度與廣度。同時,我也期待能將攝影與其他藝術形式結合,例如文字或繪畫,探索更多元的表達方式,將內心的情感與思考完整地傳遞給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