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勤善
教育學院
諮商與輔導學系
到目前為止,實習已經過了將近四個月,除了個別諮商和團體諮商外,督導還讓我們嘗試班級輔導,未來在月底也有主持個案研討會的機會。對我而言,班級輔導還算是熟悉的內容,畢竟三下時有集中實習,有在班級裡上過課,只是沒教過四年級和一年級,也算是新的嘗試。不過個案研討會是要和班導進行對個案的討論,輔導室的老師、主任們也都會參加,現在的心情已增添不少緊張和焦慮。不過是個很好的學習機會,相信經過這學習的實習後,對於專輔老師的工作事項有更清楚地認識,同時也能增加自己的輔導諮商實務能力。
以下將分別說明在實習期間實施個別諮商、團體諮商,以及班級輔導中最有感的收穫與反思進行說明:
以往在系上修的課程,如:諮商技術、個別輔導與諮商實務,都有接過個案。不過都是成人案,來到文元後,老師安排給我的是低年級的個案。雖然老師說這已經是「最安全的個案」,不過對我而言還是存在許多挑戰。像是需要用更簡單的語言去和個案說話,和需要多使用媒材,不能只光靠口語進行晤談,且利用媒材會讓兒童投射出內心的自己,也比較會讓兒童願意多開口說話。我覺得我使用的用詞有時依然太艱澀難懂,但和一開始接案比較起來,已經進步很多了。
團體諮商的部分這學期和上學期的課程一樣,是帶領有關「情緒」的團體。在設計方案前,我和一起實習的組員有先想到,上學期設計的活動對兒童來說太枯燥乏味,因此這學期經過督導的建議後,有將內容設計得活潑、有趣一些。但是有時成員會玩太嗨,很難將注意力放回領導者身上。督導和我們說再開始進行活動前,需要先將規則講清楚,並注意聽從領導者的指令。還有一個活動是設計「自己的情緒急救箱」,就是當成員心情不好時,可以用急救箱裡的方法讓心情平復,督導也有說避免在急救箱裡畫出和3C有關的事。例如玩電動、看影片等,因為孩子已經學會使用這個方法,且玩電動有時會讓心情更加激動,反而無法讓自己平靜下來。也擔心家長看到孩子的作品,會認為是老師們鼓勵孩子玩電動。不僅在家長管教上造成困擾,也會讓教師的專業大打折扣,是非常嚴重的影響。
一開始聽到要進行班級輔導時,其實我心情有點忐忑不安。因為離開講臺已經時隔幾個月,早就對講臺感到陌生,授課時的那種感覺也消失了,現在需要重新找回來。進行四年級班輔第一堂課時,雖然有將課程順利帶完,不過表現不佳,老師給了我很多可以改進的小建議。在第二堂有些小建議有立即修正,表現也比第一堂課好一些。在星期二進行一年級班輔時,實習的夥伴先上課,老師同時也向我說明和一年級學生互動的注意事項,換我授課時都有將老師的建議聽進去並實踐,所以表現得比前兩堂課好很多。也覺得站在講臺上的感覺有比較回來一點了。
很感謝文元的輔導室老師們和主任的協助,讓我在這麼溫暖、舒適的環境實習,也教導我許多個別與團體諮商的技巧,還有班級輔導的小訣竅。在文元實習收穫滿滿,未來我要帶著這些成長的養分,往下一階段邁進,朝向專輔教師的目標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