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薰方
人文與社會學院
國語文學系
這學期能參加哲學社群,特別是討論臺南在地的哲學家林茂生,對我來說相當有挑戰性,也因為能重新回顧這段歷史而覺得十分感恩。在一次次的集會中,不僅有知識性討論,更從拍影片的過程中體會到團隊合作的快樂,同時在查找資料過程中累積大量的閱讀,培養個人自學力。
透過每次的讀書會討論,我慢慢認識林茂生的生平,包含他在學術上的成就,以及文人入世的精神,最後在白色恐怖中悲劇的死去。尤其親自拜訪林茂生紀念館時,牆上掛滿照片和書法作品,讓我感受到他曾經留在世上的溫度,激發我對臺南的文史有了更多的好奇,想要深入探究,並漸漸產生情感上連結。林茂生的論文也相當重要,在他的思想中所體現的教育價值,讓我看到了杜威教育哲學的影子。這樣的巧合促使我重新複習過去的師培課中提到的教育概論,並將之與林茂生的學術著作《日本統治下台灣的學校教育》進行對照,產生獲得知識的趣味和快感。
參與這次哲學社群還有一項挑戰,就是透過英文來和老師討論。這點讓我發現自己的英文程度只能應付普通口語交流,但在使用抽象詞彙或專有名詞時,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因此,我認為自己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在語言學習上。在這樣的情況下,獎助學金的支持將成為我學習過程中的重要助力。例如,我可以利用獎助學金報名高強度的英文口語課程,透過專業的語言訓練提升流暢度,並加強自己在學術討論中的表達能力。同時,我也正在安排沉浸式的語言學習計畫,例如參加系上將於明年六月舉辦的海外見習活動,這樣的環境能讓我更自然地適應用英文進行深度交流。此外,為了擴充詞彙量,我也計畫利用獎助學金購買語言學習資源,例如高評價的語言學習App和相關書籍,讓我能系統化地提升自己抽換詞面和精準用詞的能力。
除了語言學習的挑戰,這次的哲學社群也讓我看見台南在地的亮點。台南這座城市充滿了文化與歷史的底蘊,因此我最近特別積極參與台南400相關活動,像是TedTainan的年會等活動。我期望能利用獎助學金進一步深入參與這些活動,讓我更全面地認識台南這座城市。例如,參加台南相關的歷史與文化講座,這些講座通常邀請在地的學者、歷史專家或文化工作者,分享他們對台南的深刻見解和研究成果,這不僅拓展了我的視野,也讓我對台南的未來發展產生更多思考。此外,實作活動也是了解台南文化的重要方式。獎助學金可以支持我參與各類傳統手工藝工作坊,例如竹編、陶藝或布袋戲偶製作,透過親身體驗感受台南傳統技藝的魅力與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