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野生動物攝影師

發佈日期:2024-12-02

梁欣儀

環境與生態學院

生物科技學系

能夠參加年度野生動物攝影師 比賽,對我來說是一個挑戰自我並深刻探索自然世界的機會。這次比賽中,我選擇了兩個截然不同但同樣富有故事性的類別——Animal PortraitsOceans: The Bigger Picture,透過四張照片分享我對動物與自然景觀的觀察與感動。

從一隻貓開始:Animal Portraits 的故事
Animal Portraits類別中,我選擇拍攝了在家附近打瞌睡的小貓。這些貓並不是流浪的孤獨者,而是受到鄰里照顧、悠然自得的居民。當我拍下它閉眼休憩的瞬間時,我感受到了一種超越語言的寧靜。貓咪所呈現的不僅僅是其可愛的外貌,更是我們與身邊生物共享空間的一種默契與聯繫。為了展現小貓柔和的氣質與當下的氛圍,我選擇使用自然光線,突顯出牠毛皮的細膩紋理以及那種慵懶的神態。背景則特意採取簡約風格,避免干擾觀者對主體的專注。我希望透過這張照片,讓更多人注意到城市中的野生動物以及牠們與我們的共生關係。

遙望海洋:Oceans: The Bigger Picture 的挑戰
在海洋類別中,我的目標是捕捉大海的壯麗與變幻。澎湖的自然景觀為我提供了無數靈感,於是我選擇了兩個充滿力量與詩意的場景——澎澎灘與毛司嶼。

第一張照片是在澎澎灘拍攝的。颱風過後,這片海灘展現出大自然強烈的改造能力。經由風暴塑造的曲線沙紋與反射的天空形成一種視覺上的和諧與對比。在這張照片中,我試圖透過廣角構圖捕捉海灘的延展性,讓觀者彷彿置身於這片無垠的大自然畫布中,感受颱風過後的恢復與寧靜。

第二張照片則是毛司嶼的潮汐景觀。這座潮汐島的魅力在於其隨時間變化的形態:漲潮時是一片汪洋中的小島,退潮時則顯露出連接陸地的沙洲。我選擇在日落時分拍攝,以溫暖的色調襯托毛司嶼的輪廓,並使用慢門技術讓波浪顯得如霧般輕柔,強調海洋與陸地的交融。我希望這張照片能讓人們體會到海洋的靈動與永恆的變化。


這次參賽經驗讓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攝影的力量與意義。無論是小貓的溫暖目光,還是澎湖的浩瀚海景,每一張照片背後都蘊藏著豐富的情感與故事。攝影不僅是對美的捕捉,更是對自然的尊重與關懷。我希望透過這些影像,喚起更多人對野生動物與自然環境的關注與珍惜。同時,這次比賽也促使我挑戰自己對不同主題的駕馭能力。拍攝動物肖像需要耐心與細膩,捕捉瞬間的靈動;而描繪海洋則需要對光影與構圖的精準掌控,才能展現其宏大與細膩的多樣面貌。這些技術與創意上的挑戰,不僅拓展了我的攝影視野,也讓我更加堅定未來繼續探索自然與攝影的決心。


參加這次比賽後,我更加確信攝影是我表達對自然熱愛的重要方式。未來,我希望能透過更多深入自然的拍攝計畫,記錄那些常被忽略的細節,無論是城市一隅的野生生命,還是偏遠地區的壯麗風光。攝影的路途雖然充滿挑戰,但也讓我收穫無數。它教會我用心觀察世界,用鏡頭講述那些難以言喻的動人瞬間。我期待未來能在更多的攝影平台上分享我的作品,讓更多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與重要性。最後,感謝年度野生動物攝影師比賽提供了這個機會,讓我能夠以影像的方式,為自然界的生命與景觀發聲。我希望《Animal Portraits》與《Oceans: The Bigger Picture》的作品能夠引起共鳴,讓更多人重新審視我們與自然的連結,並共同守護這份珍貴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