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首屆北京城市形象AI創作徵集活動

發佈日期:2024-11-29

梁欣儀

環境與生態學院

生物科技學系

參加「我AI北京」人工智慧創作徵集比賽的過程,對我而言是一場充滿創意與文化探索的旅程。我選擇的主題是「潮流文化新地標」,以AI工具為媒介,展現北京這座城市新舊交融的獨特魅力。參賽照片以一條裝飾著紅燈籠的胡同為主題,融合了傳統四合院與現代都市文化氛圍,表達出北京作為潮流文化新地標的風貌。

這張照片描繪了一條充滿活力的胡同,兩旁灰瓦紅牆的傳統建築掛滿紅燈籠,展現了濃厚的歷史氛圍;而街道上的咖啡館與人群活動,則為場景注入現代都市的節奏感。這一新舊交融的場景,正是北京魅力的縮影。我希望以這幅作品喚起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珍視,同時展現北京在潮流文化中的創新與活力。

胡同,是北京歷史文化的重要符號,但在這張作品中,它不再只是記憶的載體,而是城市潮流文化的一部分。它見證著時間的流動,也在現代都市文化的滋養下煥發新生。當人們走進胡同,可以感受到左邊是四合院的古樸,右邊是網紅咖啡廳的創意,這種對比讓北京的文化厚度更為迷人。

在這次創作中,我運用了AI生成工具,為照片的場景增添故事性與文化細節。透過AI技術,我能夠調整燈光、構圖與色調,讓畫面呈現更具層次感的細節。例如,紅燈籠與灰瓦建築的鮮明對比,不僅強調了傳統之美,也引導視線走向胡同深處的人群活動,讓觀者感受到胡同裡的溫暖與人文氣息。AI技術幫助我探索了不同的光影變化,進一步強調畫面中四合院建築的細膩紋理,並以柔和的天光襯托街道上的熱鬧氛圍。我特意保留了街道上行人的動態,以表現出現代北京日常生活的活力。同時,紅燈籠的點綴也象徵著傳統文化在當代的延續,讓整幅作品既有歷史溫度,也有時代新意。

我的作品聚焦於北京潮流文化的多元化表現,將傳統與現代完美結合。畫面中的紅燈籠象徵著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蘊,而街頭咖啡館和行人則表現了現代年輕人的生活方式。這樣的對比,不僅展現了北京的多元文化,也突出了它作為國際化潮流新地標的角色。胡同的轉變是一個縮影,代表著北京如何以包容的態度迎接現代潮流文化。同時,它也是一個舞台,讓不同文化、世代的人在這裡交會。從四合院到現代化空間,北京的胡同已不僅是地理上的存在,更是一種文化符號,吸引著全球潮人來此打卡體驗。

在創作的過程中,如何平衡傳統與現代的表現是最大的挑戰。我希望作品能真實反映北京的文化特徵,同時也注入一定的創意想像。因此,我深入研究了胡同的建築特色以及現代商業空間的設計,試圖找到兩者之間的和諧點。在AI的幫助下,我不僅能夠快速調整畫面細節,也能更加細膩地捕捉胡同的文化精髓。參加這次比賽讓我對北京有了更深的理解。北京的魅力不僅僅是宏偉的歷史建築,更在於它作為潮流文化交匯地的活力。無論是798藝術區、網紅咖啡館,還是環球影城,北京都以其獨特的姿態吸引著各種文化背景的人群。這種新舊融合的城市文化,給了我無窮的創作靈感。

這次參賽經驗讓我深刻體會到AI在文化創意領域的潛力。未來,我希望能將AI創作應用於更多與城市形象相關的作品中,尤其是那些能夠結合歷史與現代的主題。我相信,透過AI技術,我們能夠更深入地探索文化的深度,也能更有效地將這些文化故事分享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