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的燈火節慶攝影比賽

發佈日期:2024-11-22

梁欣儀

環境與生態學院

生物科技學系

九份是一個融合了歷史、文化與自然之美的地方,每一次走訪,總能感受到它不斷變化的魅力。這次拍攝的契機來自於一次夜晚漫步,街頭燈籠的溫暖光芒、老街的熱鬧氣息,以及空氣中淡淡的食物香氣,讓我想要捕捉那瞬間的美好。這張照片中的紅色燈籠,是九份最具代表性的景象之一,而這樣的畫面不僅讓人聯想到懷舊,更引發了對時間和空間的深刻思考。

九份老街的燈籠,無論白天或夜晚,總是那麼吸引人。尤其在夜幕低垂時,燈籠的暖光為古老的街巷染上了一層浪漫的色彩。我特別被燈籠上「九份」二字所吸引,這樣簡單的字樣,卻包含了九份的整個故事。它象徵著這座小鎮的獨特身份,也像是對訪客的一種歡迎與召喚。當我站在燈籠前時,我試圖用鏡頭捕捉那光影交錯的瞬間。燈籠的光亮映襯著老街的建築,使整體畫面充滿懷舊的氛圍。同時,我也想要呈現九份在夜晚特有的溫暖感,因此選擇了一個稍微仰角的構圖,讓燈籠成為視線的焦點,並融入後方老街的深邃感。拍攝的過程中,最大的挑戰來自於光線的掌控。九份的老街燈光環境相對複雜,既有燈籠的強光,又有陰影處的昏暗,這樣的明暗對比讓曝光的調整變得更加困難。此外,老街的空間狹窄,行人絡繹不絕,為構圖增加了不少挑戰。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選擇了手動調整相機的光圈和ISO,讓燈籠的細節能夠被保留,同時讓背景不至於過於暗淡。為了避免畫面中人群的干擾,我耐心等待合適的時機,直到老街的某個瞬間安靜下來,才按下快門。這樣的等待是值得的,因為最終的畫面成功呈現出燈籠的細膩光影以及整體氛圍感。

這張照片不僅僅是一個畫面,更是一段記憶的縮影。九份的燈籠對我來說,象徵著溫暖與歸屬感。在燈籠下漫步時,我彷彿穿越了時間,回到了九份昔日的繁華年代。燈籠上那手寫的「九份」字樣,讓我不禁思考這座小鎮如何從一個平凡的礦工聚落,蛻變為今日的觀光勝地。這些燈籠承載的不僅僅是光亮,還有屬於九份的歷史與文化。在拍攝的那一刻,我感受到的不只是視覺上的美,而是九份作為一個生活場域的溫度。這樣的溫度,或許正是九份之所以能夠吸引無數遊客的原因。

在照片中,燈籠的光芒是照片的焦點,但為了讓整體畫面更有層次,我特別留意背景的明暗對比。在調整光圈時,我讓燈籠的光線不至於過曝,同時保留了背景的細節,讓觀者的視線能自然延伸至畫面深處。紅色燈籠是畫面中的主色調,而背景中的棕色木質建築與金黃色的燈光,則成為了良好的輔助色。這樣的色彩搭配,不僅突出燈籠的溫暖感,還營造出了一種懷舊與古樸的氣氛。我選擇以燈籠為主題,並採用對角線構圖,讓燈籠在畫面中形成一種自然的引導線,帶領觀者的視線從前景延伸到背景。同時,我也特意保留了底部的「烤臭豆腐」招牌,讓畫面更能代表九份的街頭日常。

透過這次拍攝,我重新體會到九份的美,不僅僅來自於它的自然景觀,還來自於它的文化底蘊與生活氣息。燈籠的光芒讓人感到溫暖,而老街的景象則讓人感受到時間的流逝與歷史的厚重。攝影的魅力在於,它能將瞬間定格,並將一個地方的故事凝聚於一幅畫面中。我希望透過這張照片,能讓更多人感受到九份的獨特魅力,也能喚起他們對台灣老街文化的珍視與熱愛。這次的拍攝經驗,也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好的照片不僅需要技術,更需要情感的投入。九份的燈籠不僅是視覺的焦點,更是文化與故事的載體。我期待未來能有更多的機會,透過攝影去探索不同的地方,捕捉屬於它們的光與影,並將這些故事分享給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