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這次以「整合宜蘭地方特色產業」為主題的全國性公開競賽,設計一個三天兩夜的精緻遊程,讓我深刻體會到如何將地方資源與產業特色結合,並以創新的方式吸引遊客深入體驗宜蘭的獨特魅力。我所設計的行程主要包含文化、自然景觀、美食與在地產業,旨在提供遊客豐富的旅行體驗,並藉此促進當地觀光產業的發展。
在構思這個行程時,我希望能兼顧宜蘭的多元特色,讓遊客在短短的三天兩夜內能深入體驗宜蘭之美。第一天的行程從蘭陽博物館開始,讓遊客了解宜蘭的歷史文化,再到玉里橋頭品嘗臭豆腐,體驗地道小吃的美味。下午的猴洞坑瀑布則是個親近大自然的好去處,可以讓遊客放鬆心情,感受宜蘭的自然魅力。晚上則安排了入住筑玥溫泉會館,並在空ㄟ農場享用晚餐,結束一天的行程。設計行程的過程中,一大挑戰在於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呈現出宜蘭的多樣面貌。我需要思考如何分配時間,讓行程既豐富又不至於過於緊湊,同時也要考量每個景點的交通便利性,並選擇符合遊客需求的住宿和用餐地點。此外,這次比賽也要求行程具有創新性,因此我嘗試選擇一些小眾景點和在地農場,以增加行程的獨特性。
這次行程設計的一大亮點在於「在地產業結合」。宜蘭以農業和傳統工藝著稱,因此我特別選擇了空ㄟ農場、科科家和張美阿嬤農場作為行程中的重要站點。這些地點不僅展示了宜蘭的農業產業,還提供了遊客親身體驗的機會。例如,空ㄟ農場的晚餐讓遊客可以享用當地新鮮食材製作的料理,而張美阿嬤農場則提供了親手體驗農作的活動,使遊客更深入了解宜蘭的農業特色。這樣的安排不僅能讓遊客從「做中學」,還能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宜蘭的產業魅力。此外,宜蘭的工藝文化同樣值得發揚。行程中安排的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和宜蘭傳藝園區,讓遊客了解宜蘭在傳統木業和工藝上的歷史與成就。傳藝園區不僅展示了宜蘭的工藝產品,還讓遊客可以參加手作課程,親身體驗傳統工藝的製作過程。這樣的設計不僅讓遊客增進對地方文化的認識,還促進了在地工藝產業的曝光度與發展。
這次參加比賽的過程讓我學到了不少有關旅遊行程規劃的專業知識,也體會到在地觀光產業與學術之間的緊密聯繫。設計行程時,我需要考慮如何將地方資源與遊客需求結合,這讓我學會了分析市場需求,並能靈活運用地方特色來設計行程。此外,為了能讓遊程的內容更加創新,我也進行了多方調查,了解宜蘭當地的特色產業及其背後的故事,以便能夠將這些元素融入到行程中。參與這次比賽也讓我在實踐中學到了時間管理、溝通協調等重要技能。設計一個行程不僅僅是簡單的安排景點和住宿,而是需要整合多方資源,並在有限的預算和時間內達到最佳效果。每個景點的選擇、活動的安排、時間的分配都需要謹慎考量,這些都讓我在規劃的過程中更加細心和耐心。
參加這次競賽是一次寶貴的經驗,它不僅讓我對旅遊產業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激發了我對宜蘭這片土地的熱愛。宜蘭不僅有美麗的自然風光,更擁有豐富的產業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透過這次設計三天兩夜的遊程,我感受到宜蘭地方特色的魅力,也看見了它在國內外觀光市場上的發展潛力。這次比賽讓我對「作中學、學中做」的概念有了更深的體會。實際參與行程規劃的過程中,我不僅能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操作中,也能透過實際操作更深入地理解旅遊行業的需求和挑戰。未來我希望能有更多機會參與類似的競賽或實習,繼續累積經驗,並將所學運用到其他地方觀光產業的推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