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二十二屆「人間有情-關懷癲癇」徵文比賽

[生輔組]113(1)參加校內外各項競賽及發表-學習心得分享(高教公共性)>2024第二十二屆「人間有情-關懷癲癇」徵文比賽
發佈日期:2024-11-02

梁欣儀

環境與生態學院

生物科技學系

寫作是一種深具挑戰與成就的過程,而撰寫文章心得則更是一次豐富的學習經歷,讓我反思創作的起點、成長的過程、以及最終完成作品的收穫。在這次心得中,我希望透過分享自己的寫作經歷,探討寫作過程中的挑戰、情感,以及從中獲得的成長。每次寫作的開始,往往源於對主題的思考。選擇合適的題材並不總是輕鬆簡單的過程,特別是在寫作需要表達特定意見或感受時。我經常花費大量時間思考哪些題材不僅適合自己、能夠激發共鳴,還必須具有深度和多樣的探討空間。正如有些寫作前輩所說,寫作的題材就如同寫作者的靈魂,從中反映出自己的價值觀、觀點與情感。例如,當我決定探討有關社會包容的題材時,我發現這個主題不僅與當前社會緊密相關,而且可以喚起讀者對癲癇等被忽視群體的理解與關懷。這一選擇讓我能夠在寫作中加入深層的情感,並且推動我去尋找更多資料來支持論點。從中,我深刻體會到題材選擇的重要性,它決定了文章的核心,也塑造了整體寫作的基調。

寫作過程中,最常遇到的挑戰莫過於如何將複雜的想法表達得既清晰又引人入勝。語言是一個工具,但如何使用得當,卻需要不斷地練習與摸索。在描述一些較為專業或敏感的話題時,我發現需要格外謹慎,既要考慮文字的精確性,又必須顧及讀者的理解能力和情感反應。這對於我來說,是一次寫作技藝的磨練。此外,寫作時常會有一種“寫不出來”的瓶頸感。尤其是當我想表達內心深層的情感或複雜的思想時,往往不知從何下筆。為了克服這種狀態,我學會了在遇到瓶頸時,讓自己暫時離開寫作環境,去散步、閱讀其他作者的作品,或是與朋友交流思想。這樣的調整讓我能夠冷靜下來,重新審視文章的結構和內容,最終找到新的靈感。寫作的過程中,我不僅豐富了知識,還加深了對人生、對人性的理解。特別是在寫作與癲癇患者相關的題材時,我重新審視了自己對不同人群的包容性和理解力。寫作讓我看見,文字是一種有力量的工具,可以喚醒社會的關注、引發讀者的共鳴。我開始更加關注社會中的弱勢群體,並希望通過文字為他們發聲。這不僅是我寫作的目標之一,也是一種內心的使命感。

隨著不斷的寫作練習,我也逐漸掌握了一些技巧。比如在表達觀點時,我學會了避免冗長的描述,選擇簡潔有力的詞彙來加強語氣。同時,我也學會了如何在開頭吸引讀者的注意力,運用設問、引述或是生動的場景描寫來引發興趣,讓讀者更願意繼續閱讀下去。這些技巧不僅使我的文章更有張力,還讓讀者在閱讀時感受到情感的流動。當一篇文章終於完成,並且得到讀者的回饋時,那種成就感是無與倫比的。寫作是一個人對自我和世界的探索,而每一篇作品的完成,都是這種探索的一個階段性總結。無論是獲得讀者的讚美,還是建設性的批評,都是對我寫作能力的肯定與提升。這些回饋讓我更加有信心,不斷地去挑戰更具深度的題材,挖掘更具創意的表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