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國大專校院學生e筆書法比賽

發佈日期:2024-11-01

梁欣儀

環境與生態學院

生物科技學系

多年未曾參加書法比賽,此次參與數位e筆比賽,讓我重新拾起書法的感動。當初接觸書法的初心,是因為筆墨的運轉間蘊含了古人書寫的精神,對於形、意、神的探究,讓我得以將思緒凝聚在每一筆畫中。然而,數位書法這次以科技為輔助,讓我體驗到書法在新時代的創新可能,不僅僅是單純的筆墨揮灑,而是透過智慧e筆這樣的現代書畫工具,在數位平台上展現出傳統藝術的韻味。

數位e筆:現代科技與傳統書法的碰撞

數位e筆作為現代科技的書畫工具,讓我在比賽中體會到傳統書法與數位科技的奇妙融合。這次比賽特別結合江大學校務發展願景“AI+SDGs=∞”,將書法轉化為智能科技的一部分。我在使用智慧e筆的過程中,深刻體會到其所帶來的便利:數位筆的敏感度以及AI技術的輔助,讓筆畫的濃淡變化得以在數位屏幕上完美呈現。雖然少了紙張的觸感,卻多了一層精準的掌控和豐富的變化空間,這是傳統毛筆難以達到的效果。

此外,數位e筆可以記錄每一筆的運動軌跡、速度和力度,這些都是手寫書法中難以直接呈現的要素。通過數位記錄,我能回顧並分析自己的書寫過程,對於每一筆每一劃的細微處理也能一目了然。這使我不僅僅是完成一幅作品,而是能夠深入剖析、精進自己的技法。這樣的過程在傳統書法中或許需要多年練習才能達到,而數位e筆的智能分析功能則加速了這個成長過程。

再次拾起書法的熱情

多年前,我曾熱衷於書法,享受每一筆一劃間的揮灑與韻律。然而隨著生活步調的加快和學業的壓力,逐漸疏於練習。這次比賽的契機讓我有機會再次握筆書寫,重溫書法的美好。雖然這次的「筆」已不再是傳統的毛筆,而是智慧e筆,但這並不影響我對書法的熱愛。相反地,它給我帶來了不同以往的書寫體驗,讓我在數位屏幕上追尋書法的韻律與節奏。

這次數位e筆比賽也讓我重新思考書法的意義。以前的我總認為書法是傳統文化的象徵,必須保持純粹、簡約,遠離現代科技。然而,經過此次數位書法的體驗,我了解到科技並非對傳統藝術的侵入,而是賦予了書法新的活力。數位e筆不僅讓我能夠在數位平台上精準地表達書法之美,更讓我重新認識到書法不僅僅是一門技藝,它是融合了歷史、文化、智慧和美學的藝術。這樣的創新讓書法更具時代意義,使得年輕一代也能夠接受、喜愛這門傳統藝術。

現代書法的無限可能

這次比賽也讓我深刻感受到書法的無限可能。傳統書法受到工具和紙張的限制,書寫環境往往侷限於書房或特定的紙墨場所。然而,數位e筆的出現打破了這樣的限制。如今,我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拿起智慧e筆進行創作,透過數位平台隨時隨地分享自己的作品,這是過去難以想像的。

同時,智慧e筆結合AI技術,使我能夠即時地改進自己的書寫。透過智慧e筆的分析和建議,我能夠更快地了解自己的書法弱點,針對性地進行練習。過去要在書法上進步需要大量的臨摹和練習,但現在借助AI技術,我能更有針對性地提升書寫的細節,縮短了學習的時間,提升了練習的效率,這是科技賦予書法的又一突破。

書法:傳承與創新之間

傳統書法講究的是「意在筆先」,在每一筆畫中展現出書者的心境和情感。雖然數位e筆無法取代傳統毛筆的觸感與韻味,但它通過數位化的手段讓書法擁有更多的可能性。這次比賽讓我了解到,書法的傳承並非僅限於技藝的延續,而是能夠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創新、突破。數位e筆的應用,恰恰讓我看到書法藝術在現代的延續和創造,讓書法在年輕一代中重新焕發活力。

而在書寫的過程中,我也不再只追求字形的完美,而是透過智慧e筆的幫助,更加專注於筆畫的細節、字形的結構和整體的佈局。這讓我在創作的過程中感到滿足,仿佛在每一次運筆之間,都能感受到與古人對話的美妙。數位e筆並非改變了書法的本質,而是讓書法更加貼近現代人的生活,讓我們能夠在科技的幫助下,更加輕鬆地體驗到書法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