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慧菱
環境與生態學院
生物科技學系
實習結束後,我從中研院的學習經歷和反思中獲得了許多寶貴的收穫,這些不僅在實驗技術和學術知識上,也幫助我深入思考自己的職涯規劃及未來發展方向。此外,獲得公共性獎助學金的支持在這段過程中給予我莫大的鼓勵和實際協助。以下我將從三個方面來詳細闡述這段經驗對我學習及職涯規劃的影響和啟發。
在這次的實習中,我學到了許多新的實驗技術與研究方法,尤其是微生物菌株篩選與生物轉化分析的相關操作,這些都是在實驗設計和分析執行中不可或缺的基礎。中研院具備完善的實驗設施與資源,使我能夠更靈活地應用各種儀器和設備,例如高效液相色譜(HPLC),這對於我的生物轉化研究提供了極大的幫助。在這樣的設備支援下,我可以快速測試並篩選出特定目標菌株,並且追蹤不同化合物的轉化效果。透過這樣的系統化操作,不僅讓我實驗進度更加順利,也增進了我在學術研究上所需的實驗處理能力。
此外,我深刻體會到在實驗中注意細節的重要性,尤其是處理數據分析和實驗重現性。由於生物轉化的過程受到多種變數影響,保持操作的精確性和重複性對於數據的可靠性至關重要。因此,我學會更加謹慎地記錄實驗步驟,並且在結果出現異常時仔細分析原因。這樣的細心與耐心,不僅幫助我在後續的數據處理上更加順利,也讓我養成了日後科研工作中的良好習慣。
這段實習期間除了在實驗技術上有許多收穫,與學長姐和研究員們的交流更帶給我許多啟發。通過傾聽他們的心路歷程和研究挑戰,我意識到自己在一些重要方面仍然有所不足,特別是在創意思維和研究設計能力上。在這樣一個高標準的研究環境中,我發現自己時常會依賴既定的實驗框架,而缺乏更多靈活的創新思維,例如在構思新的實驗方案或是探索潛在的應用時,往往會侷限在已知的研究路徑上。這讓我了解到,除了專注於技術上的提升,更需要在思維上拓展自己,嘗試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並且勇於提出新想法。
為此,在未來的學習過程中,我計劃增加閱讀其他領域的文獻和資料,提升跨學科知識的整合能力,以期能將不同領域的研究方法或觀點應用在我的專業中。此外,我也希望能夠參加更多學術研討會,向其他學者學習如何設計創新的實驗方法並解決研究中遇到的難題。這些活動將不僅增進我的學術知識,也將提升我對於不同研究方向的敏感度,從而幫助我在未來的科研工作中發展更具創意的研究方法。
在我學習和職涯發展過程中,公共性獎助學金的支持無疑帶來了巨大的幫助。首先,這筆獎助學金為我提供了重要的經濟支持,使我能夠專注於學業和實驗工作,無需過多擔憂財務問題。我得以全心投入學術研究,並探索更深入的學術知識,進而為自己的專業能力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其次,這份獎學金也給予我自信與激勵。來自公共性的支持不僅是對我現階段努力的肯定,更是對我未來發展的鼓舞。我期望能夠回饋這份資助,在學業上取得更好的成績並爭取更多學術成就,以不負這份資源的期待。在職涯規劃方面,我計劃將這筆獎助金部分用於參加語言課程和檢定,學習語言是一切的基礎,期望可以更精進自己的英文能力,同時發展第二外語日文或是西班牙文,為未來進入相關產業或進一步深造做好準備。
此外,這筆資助使我得以投入更多時間於實驗室和學術活動,例如學術會議、課程工作坊等,有助於我拓展專業知識並累積經驗。這些活動讓我不僅在學術方面有所進步,也在專業技能和研究態度上更加成熟。我將持續努力,回應這份公共性獎助學金對我的支持。
綜合來說,這段實習經歷帶給我豐富的學習收穫和自我反思,使我更加清楚未來需要努力的方向。透過實驗技術的提升與創意思維的拓展,我逐漸確立了自己的學術目標,並對職涯發展有了更清晰的規劃。而公共性獎助學金的支持,則成為我前進路上不可或缺的動力,促使我在學業上更加精進。我深知學習與成長的過程是持續的,未來我將繼續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與能力,期望能夠在生物科技領域有所貢獻,不僅回饋這份獎助學金,也實現自己在學術和職涯上的抱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