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攝影有濃厚的興趣,在大一上學期時,我選修了學校的攝影藝術通識課程,這門課程會介紹了攝影藝術的表達方式和拍攝實務,並講解了光圈、快門和感光度的原理與運用,還有構圖和採光的技巧。我們學習如何拍攝生活中的各種題材,並進行作品賞析。老師還帶著裝滿水的容器,讓我們拍攝水花濺起的瞬間,這讓我印象很深刻。這門課的目的在於讓我們享受數位攝影在生活記錄中的便利,培養敏銳的觀察力,提高美學素養,並激發藝術創作的靈感。當時我沒有相機,只能用手機拍照。擁有一台自己的相機一直是我的夢想,直到去年我終於攢夠錢,送給自己一台相機作為生日禮物。暑假期間在獎金獵人平台上偶然看見了這個攝影比賽,上次參加了一次攝影比賽沒有得獎,這次機會肯定要好好把握,也能去其他縣市開闊視野。
這次的比賽是為了紀念2024年適逢桃園大圳通水百週年,希望可以透過攝影愛好者的鏡頭,捕捉農田水利設施、農業生產及各種農作物之美,並藉由探索埤塘風光,認識農田水利文化資產,進而推廣灌溉水圳、埤塘及田園生產力,展現人與自然間相互相依的水麗風光。我在前往桃園的前一個禮拜就先做好了所有功課,因為是紀念桃園大圳通水百週年,所以有規定拍攝地點,只能是桃園管理處灌溉區域內的農田水利設施和田園美景,我挑選的是位在桃園市大園區橫山書法藝術公園裡面的墨池|下厝埤|桃園大圳5-8號池,它是在清領時期形成的,舊名為「下厝陂」,由於高鐵營運的關係,目前沒有作為灌溉使用,5-8號埤塘設置在橫山書法公園,是由日本象集團設計的,以「天人合一」為主題,也就是人與自然共生,並以埤塘為主角調整地形高程,讓整體視野增添豐富變化性,附近也有設置生態浣衣池、水圳步道、堤頂解說平台、龍柏休憩區、水岸賞埤步道 、碼頭木平台、榕樹廣場、賞埤休憩平台等設施,是個很適合放鬆的好地方。
由於平時還要上班,所以只能選在投稿截止日前一天七月三十日前往,前幾天剛好又遇到強烈颱風凱米,那時非常擔心會不會沒辦法順利前往拍攝,出發前一天看了桃園大園區的天氣預報,上面顯示從10點開始的降雨機率就為30%,一直到中午甚至來到90%至95%,以防萬一遇到下雨,我選了九點出頭就能抵達桃園的車次,接著騎Youbike就直接前往橫山書法藝術公園了,很幸運的是整個拍攝過程都沒有下雨,不過天氣有點陰陰的,整體拍攝約花了30分鐘至一小時,因為相機設備有限,只能想著我要利用有限的設備拍出最好的作品,不過很可惜這次的比賽依然沒能入圍,每一次的參賽都是檢視自己不足的機會,累積更多經驗看看他人的作品,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得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