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佳穎
環境與生態學院
生物科技學系
很意外的剛好能修到滿足能申請「環境與人文社會微學程」的課程,一開始其實沒有特意去修相關的課程,只是對課程相對感興趣,加上剛入學很積極的在學校各大平台的社群網站上搜索相關資訊,發現了這幾門課程,恰好學長姐們很推薦這幾門課,我也希望大一就能把通識課全數修完,默默地就滿足到這個微學程的條件了。
在這幾門課中我覺得上起來最舒服的是水資源概論,課程中老師有給講義,且老師講解的內容既豐富又有內容,期中考及期末考的難度都不高,都是認真準備就可以拿高分的。老師還特意說可以帶一張A4大抄,但只能用手寫。「努力一定會有收穫」,在這門課上,只要我準備得夠多,就越能拿高分。我在考前把所有我能抄的東西都盡量抄在一張白紙上,當然最終我的努力也反映在了我的總成績上,以一個還不錯的成績拿到了那門課的第一名。
在期中考後過兩週左右,老師還帶我們去參觀了水資源中心,透過實地訪查與導覽員的講解,還有觀看相關影片的方式帶我們了解有關水資源的知識,讓我們知道每一滴水資源都是得來不易、極度珍貴的,也讓我們更加珍惜水資源。
在期末的時候我們還進行了大辯論活動,老師將所有的同學分成好幾組,分別代表不同的立場,根據老師發下的資料去進行一場大辯論。這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過程,跟同學們辯論的過程中,進行了非常大型的腦力激盪,要去站在己方的立場盡量找出對自己有利的重點,還要堅持自己的觀點,不能隨意被其他人帶跑,但同時也要足夠有禮有據,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這次辯論活動不僅激發了我的思維,也提升了我的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
每堂課都有它有趣的地方,但對於我來說,水資源概論這門課讓我從課堂上學到了知識、從書中得到了啟發、從實地參訪中擴大了視野、從辯論中了解到了不同人在不同立場的觀點。在通識課中,能有一堂課能讓我在多個面向學到不同的東西,卻又圍繞著同一件事;能透過多元的學習方法,讓我更了解課程的核心內容,增強我的視野,這也是通識課的意義吧!
也因為這門課,我才對這類領域的課程更加感興趣,也因此無意間就修習了許多門與環境相關的課程,意外的湊足了微學程的條件。希望學校能多多開設這類有趣的課程,讓課堂不只是單純地聽講,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更多的啟發和收穫,並培養他們的綜合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讓學生從多元、多種角度深入了解課程的核心內容,這樣的課程不僅會豐富學生的學術生活,也會為他們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對學生在學習上肯定會更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