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語認證心得

發佈日期:2024-03-04

古庭薇

人文與社會學院

國語文學系

當我意識到屬於自己族群的母語之重要性時,已經沒有機會能夠透過母語課程以修習、精進母語。還記得國小、國中母語老師所教的母語課程,當時上課氛圍輕鬆,前後左後的同學們和老師,大家彼此都很熟悉,在教室裡上課彷彿就在自己家裡和熟識的人自然談話學習,輕鬆的氛圍提升了我的學習效率。然而現今因為課業的安排和時間上等種種因素,我唯一能重現類似的學習方式,僅能利用平常在家裡和家人長輩們閒聊對話時,請家人們用母語和我對話,以加強我的聽和說方面的學習,使我更加熟練並加深記憶,而相較國小、國中的母語課程,此營造出更直接且深刻的語言學習環境,是另一種沉浸式的「母語課程學習」,大大地提升了學習效率和加速了進步,此種「珍貴」的學習方式,我十分珍惜,畢竟現在會說母語的人不多了,且肯學習屬於自己語言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在我高中快畢業時,才意識到族群母語的重要性,雖然學習的機會不多,但我相信機會是自己創造的,我非常把握珍貴的學習環境,也時時藉由網路上的資源學習以精進自己的能力。 

族群語言對我來說是一個族群文化的基礎,是美學,是歷史,也可說為一種命脈的傳承,所以無比珍貴,而母語的流失對我來說是一件痛心之事。 

母語測驗前,在準備的過程中,「中級測驗」對我來說不困難,日常家庭沉浸式的語言學習就已是良好的訓練和複習,足以應付中級聽、說、讀之能力測驗,所以我持著擅長「聽」和「讀」的能力,絲毫不畏懼、亦不緊張。 

測驗當天,因為考試存有許多嚴謹的規範,並且整體氛圍都處在既嚴肅又正式的場合,所以於即將測驗前的半小時 ,我的心跳即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地加速跳躍,但我仍表現的從容,試圖以外在神色自若的「自然」狀態,欺騙內心已充斥著恐懼的自己,直到坐下身子戴起測驗時所用的耳機,第一聲傳來的·····竟是自己的心跳聲,奇怪的是聽著聽著,我的心情即緩和許多,此時,耳機另一頭傳來監考老師的聲音,開始說明注意事項以及指導電腦測驗前置操作等,而這也代表著測驗即將開始,但此時我已不緊張,我的內心總算和外在「一致」了,總算都自然地從容自在。而在這輕鬆的狀態下答題,我持著平常心,一切順利且理想,但由於自己「口說」能力之不足,導致後來因爲答題正確的不確定性,使我越來越沒自信,從測驗前充滿自信的準備,到現在的小心翼翼,深怕粗心礙了自己,由此亦可見,我的準備尚不充分,尤其於「說」之重要能力。 

完成測驗一段時間後,當成績單寄送至家時,我當下充滿著期待和存有一絲恐懼,愈是接近能看見分數,我的心跳愈是急快加速,彷彿回到測驗前半小時的狀態,一樣無比緊張、心驚膽顫。而一打開成績單的當下,「合格」二字首先印入眼簾,我內心滿是歡喜,也終於鬆下了一口氣, 

雖然成績並非自己的理想,但合格已是我最大滿足。 

未來,我將會持續精進自己族語之聽說讀寫能力,並適時施作測驗,以更加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最重要的是, 希望有朝一日能以自己的能力向族人後代傳承族語,以達成自己的初心。「母語的傳承由自己做起」,欲避免文化斷層、停止彌足珍貴的語言之流失,則必須由最基礎、微小卻最重要的自己做起以傳承,希望自己熱愛、重視族語的心,也能夠和族語、文化一樣,永久流傳,不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