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竑勳
理工學院
資訊工程學系
由於大一微積分沒有學習好,所以期末成績未達60分,最後選擇在大二就開始重修微積分,盡快將學分補齊。
從選擇重修微積分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已經大二,應該可以在微積分課上比較這麼沒壓力,事實也如我想像般,感覺比大一學得還要好很多,我想是因為我有修過微積分二的關係吧,但在過了第一次小考後,我才發現自己還是有一部分是不夠充足的,所以我就選擇繼續參加課輔,讓自己繼續增進微積分的基礎。
在第一次考試我拿到了不多不少的45分,跟大一的自己相比拿到了多非常多的分數,這讓我明白雖然我已經比以前好,但其實還不到最好,所以我開始拿一些更難的題目去詢問助教,助教也非常用心的替我解答,那在期中的時候我拿到了更好的成績,老師也鼓勵我說我這次只要穩穩的準備,就一定會及格,提醒我千萬不要鬆懈。
但到了微積分過半個學期,其實就開始遇到一些我當初沒有打好基礎的單元了,這也令我非常頭痛,畢竟大二還有其他必修科目必須準備,但我也拿出了比以前還要多的時間跟努力,在同時準備大二必修時,也撥出不少時間加強微積分基礎,但也因為大二有工程數學,可以說是微積分的延伸,讓我在準備工程數學時可以複習到不少量的微積分題目,這讓我在這兩個科目都有著還可以的學習進度跟基礎。
接著分享微積分的課輔時間,由於微積分課輔跟工程數學的助教是同一位,所以他一樣是將時間排在了星期三下午兩點到四點,而星期三是我通常最有空的時段,所以這也讓我可以參與到每次的課輔,只是比較可惜的是他跟資料結構課輔的時間有點衝突,但為了課業我是選擇兩點到三點參加資料結構的,而三點到四點就參加微積分跟工程數學的課輔,也因為時間相衝,所以我跟助教加了賴,助教也很熱心地說我們可以在課輔以外的時間詢問他,這部分讓我覺得這位助教從我大一的時候到現在都非常認真的原因,一是因為他願意犧牲課輔額外的時間來幫助我們解惑,二是因為他並沒有因為我重修微積分就對我有其他想法,這也讓我在重修時比較沒有這麼害怕。
最後要感謝老師,雖然我在前面有稍微提到老師鼓勵我的事情,但除了那樣子,老師也都會適時在其他地方關心我,而老師也鼓勵我們除了向助教問問題,也可以船Gmail給他,雖然我不知道這算不算課輔的一部份,但我覺得應該算吧,因為這些都是老師跟助教在課外時間協助我們學習的過程,那我也可以很肯定的說,因為有參加課輔的關係,因為有這一個小時,才讓我可以在重修時可以花費比較少的時間,少走比較少的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