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人際溝通與心態調整】職涯講座心得

【校友中心】112職涯綜合能力培訓(公共性)>【職場人際溝通與心態調整】職涯講座心得
發佈日期:2023-07-03

許睿宇

教育學院

教育學系

    這次校友服務中心舉辦了【職場人際溝通與心態調整】職涯講座,邀請到張雅萍老師分享了許多化解衝突促進團隊合作的妙招。講座一開始老師提問的:「做人重要?還是做事重要?」既犀利又能貫穿整場講座的概念核心,不得不佩服講師的提問力,以及引導反思的技巧。過程中講師也會不時發送一些小獎品,增進大家參與講座問答的動機,讓現場看起來相當熱絡。

    職場人際溝通和心態調整是非常重要的職業技能,在過去的經驗中,我發現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有助於建立良好的工作關係,增進團隊合作,解決衝突,並在工作中更好地溝通和理解同事和上級。回憶去年我擔任史懷哲教育服務計畫的總召,處在這個位置我深刻地體會到了領導力的重要性。電影《王者之聲》中提到,領導力的最佳證明,就是日復一日地領導自己。因此我認為擔任總召得到的最大收穫,其實是更認識自己,也更認識每一位夥伴。

    總召,是一件工程中的藍圖,是一架機械中的潤滑油,是一片沙灘中的貝殼。無論是在營前籌備期、營中運作期、營後成果期,許多瑣碎的事務都需要總召協助處理。面對歧異有三種方式:統治,妥協,整合。統治,只有一方得償所願;妥協,沒有一方得償所願,整合,才能找到雙方得償所願的方式。作為工程中的藍圖,必須了解並整合每個人潛藏於冰山之下的渴望,才能繪製出一幅符合所有人期望的共同藍圖。作為一架機械中的潤滑油,以及一片沙灘中的貝殼,則是強調溝通與傾聽的重要,兩者間的影響密不可分。因為溝通最重要的,便是聽見人沒說出口的話。當我們善於傾聽時,往往能得到更多資訊,從這些資訊裡找到溝通的目標,就能提早發現問題,及早預防或解決,降低風險。

    在講座期間,講師也引導我們分成不同小組,除了完成目標討論出關於受歡迎與不受歡迎的共事特質,更讓我們有實際機會和一起前來聆聽的其他參與者破冰,考驗我們與陌生人或在陌生環境的合作力。而我也發現自己善於合作溝通,並主持小組討論的方向,引導大家交換意見與協調統整。因此這次經驗讓我覺得主動溝通是成功的關鍵。在職場上,我們需要學會主動與同事溝通,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想法,也要善於聆聽他人的觀點,這有助於建立互信和共識。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經歷和背景,我們應該學會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觀點和感受。這將有助於維持和諧的職場氛圍,減少衝突和摩擦。

    當與人發生衝突時,我們需要學會適應和調整自己的心態。應該保持積極的態度,對變化抱有開放的心態,並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經常進行自我反省,了解自己的優勢和不足,並不斷學習和成長。這有助於提高自己的職業競爭力和表現。我們應該保持學習的熱情,持續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以適應職場的變化和挑戰。最後,我認為做人和做事是相輔相成的,不能單獨看待。良好的品德和操守是支撐我們做事的基礎,而做事的能力和成就也是對我們做人價值的體現。在職場和生活中,我們應該同時重視做人和做事,努力發展並保持這兩方面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