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睿宇
教育學院
教育學系
這次魏美棻講師帶來的主題結合了上次的一些記憶策略,全面且深入地講解學習應顧及的一些面向和能夠掌握的秘訣,讓我受益匪淺。我特別喜歡老師一開始使用曼陀羅思考法,讓我們反思自己不喜歡或不擅長的學科。透過這樣的活動,我發現這些學科之間其實有許多關聯。例如,我對物理和化學的知識較為陌生,而在程式語言方面也不太熟悉。然而,為了取得雙語次專長的加註,我必須通過必要的英語能力門檻。因此,我決定將多益考試作為此次向老師請益學習策略的主題,而幸運的是,有同學正好攜帶相關的書籍,使我能夠聽到許多具體且實用的建議。
講座中,我學到了多益學習法的強調學習的系統性和組織性。老師建議將學習過程分為不同的階段,如聽力、閱讀、語法等。這種分階段的方法讓我能夠更集中地處理不同的語言技能,而不至於感到混亂。我開始給每個階段設定明確的學習目標,例如在聽力階段,我選擇了一些多益模擬試題集,並努力提高我的聽力理解能力。這種系統性的學習方法使我的學習過程更加高效。這堂課不僅為我提供了寶貴的學習策略,也讓我深刻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在國際化的時代,語言能力對於個人的職業發展和社會交往至關重要。通過這次講座,我深深體會到了學習策略的重要性。
此外,回顧美棻老師提到的四大標準化流程:個別、通則、因果、連結,我認為運用標準化原則是一種有效的學習策略。它強調統一的方法和結構,讓學習變得更有組織性和高效率。在我的學習過程中,我也嘗試運用標準化原則,並取得了不錯的結果。例如,在學習教育相關的知識或技能時,我習慣先閱讀相關的教材或資源,然後進行筆記和摘要,並進行反思和回顧。這種學習方法和流程幫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所學內容,提高學習效果。更重要的是,透過理性的分析,全面且完整地學習,並加深概念與自我的連結,協助減少認知負荷並促進內化。
這次參加講座給我帶來了很多收穫。除了學習到多益考試的準備策略,更重要的是讀書心態的轉變。我特別喜歡老師所說的:「讀書,不如問書。」這句話也呼應了我一直以來的信念,就像唐鳳先生給大學生的忠告:「當你沒帶著問題來,大學只能給你一個學位。」透過提問,我們才能真正激發思考的火花,發揮更多的創造力。同時藉由老師的分享,我更了解自己在閱讀書籍時的優點和改進空間。老師所分享的學習策略和技巧,讓我能夠更清楚地釐清自己的學習需求,並能夠有針對性地調整和改進學習方法。我相信,將來若能善加利用合適的策略,一定能取得更高效的學習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