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M 運動矯正專家

發佈日期:2023-06-27

李可意

教育學院

體育學系

六月張證照應該是六月份最精彩的一張證照了,可以說是在健身產業界中,具有一定的公信力,也是我最期待的一張證照,至於他的內容,坦白來說如果單純只是想考證照,難得普通,重點是裡面將近70%都是術科內容,要怎麼去操作,怎麼處理才是最重要的。
雖說運動矯正專家,在很多企業裡面都是要求先要有CPT再去考證照證照,不過其實在教學的過程當中,總不可能每位學生的姿勢都是滿分,就連教練都不一定了,因此如果事先去改善他的姿勢不良,他在未來重訓的路上不僅可以提升成績,安全的部分更多了一個保障。
 
NASM裡我們在評估學生的動作之前,一定都會有一個流程,那首先測量的第一步,拿一個最基本的評估動作,就是過頭深蹲,這動作看似簡單但其實操作下來,可以發現出很多的端倪,例如下蹲的時候,發現學生的腳底塌陷,我們就可以先推論出他是否脛骨和股骨有內旋?骨盆是否有前傾?有沒有高低間的問題?因為這先問題身體只要有出一個差錯,其他的關鍵部位都很容易產生出代償反應。得知問題的存在點之後就要開始做一系列的評估測試。
 
首先是關節角度測試,因為這邊真的很多術科的部分,就不一一解釋各個關節的角度要達到多少才算合格,但是可以舉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脛骨前肌,因為大多數的人小腿後側肌群都會比較過度活化,在過度活化的情況下,假如腳踝要做一個很好的背屈角度其實很困難,也因此有些人在下蹲的時候很容易會踮起腳尖。正常的腳踝背區角度至少要在20度,至於我的角度右腳的部分只有13度而已,坦白說我的肥腸肌內側真的比較緊繃,而且我也是屬於有足弓外翻的人。
 
評估完角度之後就要來徒手肌力測試,這部分我覺得也是滿困難的,不僅要一定的經驗,在解剖學上面也需要有一定的姿勢才行。回到脛骨前肌的部分,假設我的活動的真的很差,我們就必須要驗證看看脛骨前肌是否真的很弱,在評估的階段總共有三分,三分代表肌力沒問題,兩分則是肌肉有力量但被其他肌肉給限制住了,一分則是太弱,需要孤立訓練,這邊很重要的事,兩分和三分的訓練課程不一樣,兩分是定位等長收縮訓練,而一分是孤立訓練,簡單來說就是訓練的難度不一樣,但操作方式也不一樣,有點複雜大概懂就好。
 
肌力測試完之後,通常這個部分就可以找出很多問題的存在,不管事腳踝,膝蓋,骨盆,肩胛,什麼問題,大致上都已經有了結果,這時候看教練是要做定位登場訓練還是孤立訓練都可以,只要能把力量弱肌肉先喚醒就好,最後才可以進行最後一個環節,就是整合訓練。講到整合訓練,如果今天我開一個課表動作叫做深蹲划船,沒學過運動矯正的人,應該會覺得我很像猴子,其實這是有根據的,首先在談動作之前,我們必須知道人體的動作姿勢,不管做甚麼樣的動作,都不會是分開進行的,也因此下肢的動作會延伸到上肢的反應。NASM這裡也大概描述幾個人體動作系統,我最印象深刻就是深層縱向子系統,簡單來說我們只要做有關往前的動作,都跟這系統有關,而這系統又包含了小腿後側,大腿後側,骨盆,對側闊背肌有關,所以右腳有問題的人,左邊的肩膀可能又會出現問題。
 
總結來說這張證照我覺得很棒,有深度不是那種雞腿的便當,只是它裡面所包含的東西很好,能不能應用在課堂上又是一個問題了,每個證照都有它的優點,這是吸取不同的觀點來強化自己的知識,在健身的產業,沒有一招打天下的技能,教練唯有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才能在這業界打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