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睿宇
教育學院
教育學系
教育不應該單單只限於課室內的學習,我們應該帶領學生們走出課室,體驗自然與生活。於是儘管有整整18學分的課程需要修習,我依然毅然決然地申請了戶外教育學分學程,而我也相信這段修課的回憶是我大學生涯中的一大亮點。這門課程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戶外學習機會,並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我獲益良多。例如我們曾到嘉義的觸口自然保育中心實地學習,也曾到屏東縣尾寮山爬了進行一整天的體能訓練,或是在校園與公園裡進行校園植物的踏查,這些經驗都讓我徹底愛上戶外教育。
戶外教育學分學程帶給我深刻的學習體驗,課程除了安排了各種戶外活動,如營帳搭建、徒步旅行、爬山等,我們也會去博物館與美術館參觀。這些活動不僅讓我接觸到自然環境,體驗到戶外的美妙之處,也讓我培養文化涵養,並尊重多元的文化。透過戶外學習讓我們有機會接觸不同的文化、傳統和價值觀。透過與當地居民的互動,我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他們的生活方式,擴展自己的視野並培養尊重和包容的態度。無論是歷史遺跡、博物館、自然景觀還是當地的藝術和文學,戶外學習都能豐富我們的知識和教育經驗。例如在博物館教學的課程中,我學會怎麼從一個畫家繪畫風格的演變,同理他的生命經驗與價值觀。
其次,課程中的理論知識豐富而實用。我學習了戶外教育的原則、方法和技巧,了解了戶外學習對個人成長和教育的重要性。我學會了如何設計和組織戶外教育活動,提供安全保障,並創造具有教育價值的環境。這些知識不僅在課堂上學到,也在實際活動中得到應用。本學期的山野生態探索技能課程縱然辛苦,但課程中所學到的繩結與野外求生技巧都很實用,也讓我知道在戶外要如何保護自己與孩子們的安全。
此外,戶外教育學分學程還培養了我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意識。通過接觸自然環境,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環境的重要性和脆弱性。我學會了尊重和保護自然資源,並將這種意識應用到我的日常生活中。這種環保意識對我未來的生活和職業選擇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像是在環境教育中,我們透過世界咖啡館的方式討論環境教育相關法規的立法過程,以及現有的一些環境問題應如何重視與尋求解方。舉例而言,我們可以發展循環經濟,增加產品的壽命與再利用的價值,減少垃圾的積累。
最後,戶外學習可以幫助我們遠離日常壓力和工作煩惱,提供一個放鬆和休閒的環境。很高興在大四備考期間,我可以透過爬山等活動調適自己的心境,這對我的生活有很大的幫助。希望未來進到教學現場後我能經常帶學生到戶外走走看看,不要讓學生因為課室的限制而框架了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