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積分(二)

發佈日期:2023-06-11

張銘訓

環境與生態學院

生物科技學系

補救教學 微積分心得

 

還記得當初第一次上微積分的課時,老師就先跳過前面了,因為他以為大家都學過了,所以就不浪費時間,直接從極限開始教,但因為我是特殊選材(願景計畫)進來台南大學的,本來是高職生根本就沒有學過微積分,聽同學都說他們有上過微分之類的,我也是三個問號,有些錯愕,一開始聽老師上課還算跟得上,但不知道何時我便跟不上老師上課的節奏了,我們老師是用板書的方式去教,不是用PPT,所以如果錯過了被擦掉或是沒照相,你就只能找同學要筆記或是照片了,前期上課時我都是邊抄邊寫自己的筆記,就這樣過了幾個禮拜,不知何時就聽不懂老師在上什麼了,就只能寫筆記去問同學,或是上課問同學,後來也發現這個問題,我就改成先聽老師上課,黑板先用手機拍下來,我回宿舍後再自己做筆記,但現在解決了筆記後,還有三大問題,第一、老師派的功課跟上課的等級根本不能比,難到我無法思考,第二、知識沒有吸收進去,只能問同學,但我基礎沒有建好啊,很難去舉一反三,第三、考試,雖然這個和普通化學不一樣,是中文,但在微積分上面我更看不懂了,也因為上學期的經驗,所以這學期也是跑去微積分的補救教學聽課。

到了現在進入一下,除了筆記方面,本來從用手抄在紙上,改成了用拍照,並把用平板把照片彙整在一起,並將不太懂的地方做標記,這樣下次在回顧題型時,還可以看之前的標記去鞏固習題。

且現在從微積分(一)也變成了微積分(二),在難度方面可以說是上升了不少,總覺得每一題都好難,因為助教是應數系的碩班學長,所以都覺得題目或是作業算簡單,但我們不是應數系,並非是我們的專長,所以都會覺得很難應付。

不過微積分的『補救教學』和普通化學的『補救教學』不太一樣,微積分的助教是讓我們提出問題,例如:今天上課的內容有哪裡聽不懂,今天的功課是用什麼方法解,也有教我們比較簡單的解法(羅必達法則),還有考完小考我們也都可以發問,所以就可以發現微積分的『補救教學』和普通化學的『補救教學』,一個是你發問的越多,你學到的就越多,但前提是你勇於問問題,而普通化學的『補救教學』則是鞏固這禮拜的課程,但同時也可以問問題。

去上了微積分的『補救教學』以後,至少覺得微積分沒有那麼遠離我,覺得真的多少有學到一點,比起本來完全看不懂好太多了,最後覺得學校有設置這個高教深耕補助的項目,真的非常好,除了補救教學以外也還有其他的補助項目可以供大家使用,讓大家可以在大學期間充實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