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力訓練在任何人的課程編排裡就已經需要耗費大部分的精神。現今的社會更注重的是身體的健康。而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不再是只有年輕人的福音,如今有許多機構和運動協會都在紛紛推廣幫助弱勢族群的運動健康,尤其是抗老化運動。
身心障礙運動在健身業界也是需要被重視的一塊,只是難度會比高齡者還要更加困難以及更多耐心。身心障礙運動員,必須面臨的挑戰不只有心靈上的問題,有些因為先天性身體上的缺陷像是小兒麻痺患者,一般正常的訓練動作就不太適合,又或者像是後天因為被火燒傷造成雙手變形的運動員,該怎麼去握住槓鈴這些都是一大挑戰。
面對身心障礙運動員必須注意的準則其實和正常人一樣,面對安全性質的問題大同小異,主要是課表訓練的安排。最值得讓我注意的是雙手如果不能正常抓握的話,有一種器具就勾握帶,在手腕旁邊會多出一根類似鉤子的輔助器具可以幫助運動員更方便抓住槓鈴,使得運動員可以做硬舉或是划船這種需要以抓握姿勢訓練方式,這種器具不僅能使身心障礙運動者有更多管道可以訓練,也增加了他們心裡上的信心這點其實蠻重要的,許多患者為何不訓練的其中原因很大部份就是缺乏信心,因此當身心障礙運動員得知他可以成功時,其實對他來說是跨了一大步。
除了面對身體上的缺陷,可以用複製器具之外,每個動作都會有進退階,因此不用擔心運動員在剛開始之前就會面臨到重量舉不起來的問題,任何的運動都必須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不會今天看你很強因此剛開始就用100公斤的方式來操作,凡是都是以正確姿勢為主,等運動員覺得重量可以以及教練在旁邊的指導下,才可以逐漸加重。任何快速加重量的行為都是不切實際和貪心的做法。
心靈上有缺陷的運動患者,這是必須考驗的是教練的耐心和指導,面對這類的學生,通常在控制四肢的過程比較不好掌握,建議教練在剛開始時先用簡單的動作來代替,凡是都是以循序漸進為原則,例如深蹲訓練,假如學生已經能做到正常深蹲動作,也不要急著背槓鈴,可以先用啞鈴高腳杯的方式,或是在大腿綁上彈力帶增加壓力就好,面對特殊的學生最重要的是安全為主,而心靈有缺陷的學生更需要的是老師的指導與鼓勵使得學生能慢慢體會到訓練的快樂,
總結來說身心障礙運動員的肌力訓練,卻是讓我收穫不少,也讓我了解到健身產業的廣度,不僅還有高齡者可以訓練,身心保障者也可以,只不過假使真的能遇到的話,我的處理方式應該是會積極先跟家屬討論,尤其是在有身心障礙的患者下,必須考量的事情實在太多了,非常吃教練的經驗,但我想這就是成為一名優秀教練的道路之一吧,慢慢增加自己的廣度,才能為更多族群來服務,身心障礙運動員的確是健身產業的一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