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度大專生證券菁英種子線上培育營

111(1)參加校內外各項競賽及發表-學習心得分享(高教公共性)>111年度大專生證券菁英種子線上培育營
發佈日期:2022-12-23

黃敬棨

人文與社會學院

國語文學系

  因修習經管系會計課,在老師的推薦下得知此次的競賽資訊,便與班上有興趣的同學一同組隊參賽。比賽時間位於暑假,因此其中最大的困難莫過於在心情放鬆的假期,主動準備競賽內容。幸好同組組員都很積極,我們得以相互鼓勵、督促,克服了自身懶散的心態問題。

  在準備過程,我們需要先蒐集不同的投資商品資訊,如股票、ETF、ETN、債券等等,了解其買賣方式、運作模式;另外,還需要蒐集當下產業趨勢,了解政府相關政策,並且考量全球物料、疫情等影響因素,才能制定出投資標的的篩選原則。在多次討論、修改後,我們依照投資原則選擇投資商品及對象(公司),同時還要依據不同投資商品的特性設立進出場原則。雖然整理這些資料與數據的過程繁瑣,但也因為不斷與成員討論,我從中學習到不同的解析角度,也關注到很多從前不會關注的產業資訊與新聞。此外,每個人對於投資也都有不同的看法,保守的、冒險的、短線操作、長期投資……不同投資個性,便會決定不同的策略,同時需要考量的層面就會不同。

  在過去許多課程中,我都接觸過相關的投資策略制定,也得以持續更深入的了解投資相關知識。目前市面上的金融商品種類繁多,多數人其實難以全部了解,當挑選投資商品時,優先考量自己的金融知識,以及對該項投資商品的熟悉度,確認自己是否了解操作規則是鄉重要的。另外,投資的產業也並非依照目前市場熱度就可以決定,一方面市場容易被媒體左右,另一方面,市場熱度有時候並不代表產業前景,因此,優先考慮自己熟識的產業,比如自身專業方面,或是興趣方面,基本上會對產業了解程度提升,也更容易第一時間得知產業重要資訊,以降低投資風險。

  儘管最後本組並未獲獎,但準備過程仍然讓我受益良多,不論是對不同的金融商品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或是對臺灣目前產業趨勢、政府政策的推行有更多的關注,這些都是參賽過程中的累積。在比賽中失利,也提醒我自身上有許多待加強的地方,也讓我有了觀摩其他組別的想法,在看過入選組別的參賽影片後,更是學到了許多不同的投資策略,同時也有不同的報告模式。這些都說明投資並非存於數據資料,更不是公式帶入後得出的簡單結果,更多在於投資人的決策、資訊綜合與統整的能力,以及對於投資策略的穩定執行。

  在此借用修習過的投資課程中,老師曾分享的一句話:「也許某種方式有51%賺錢的機率和49%賠錢的機率,只有穩定的反覆操作,才能把握那51%的獲利機率。」在買賣股票或進行其他金融投資時,可能獲利較他人低、虧損較他人大,但重要的是自己內心對該公司、該股票的價值評估。在認為股價與其公司價值相符時買入,在達到獲利目標時退出,如同各種交易、買賣,目的是獲取自身滿意的產品或利潤,而非與他人競賽。投資或許的確是以獲利為主要目的,但同樣可以是對一個企業精神的認同。投資的經驗,讓我得以在學習理財的同時,看見世界的經濟發展,看也見自己的不足,鍛鍊自己的心智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