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沂萱
教育學院
諮商與輔導學系
「致,無可避免的告別」失落情感轉化工作坊
這次參加了由輔導中心所舉辦的工作坊,當時在臉書網頁上看到這個主題時就十分感興趣,因為在華人社會中,死亡、告別都如同是個禁忌話題一樣,提不起也談不得,本著對這個主題的好奇,我報名了這次的工作坊。雖然是由實習心理師所帶領,但是在短短兩個小時中可以感受到課程的豐富度,一點也不輸外面的付費課程。工作坊一開始由陳芳瑜心理師引言,稍微介紹了主題和講師,介紹到主題時,陳心理師拋出了一個問題給在座的大家,我覺得非常有趣,這個問題是:為什麼很少人選擇帶領以哀傷為主題的課程?我自己是認為若是一個沒有處理好,很有可能會引發太深的情緒,但是工作坊的時間很短,不小心這些被觸動的情緒就很有可能沒有被好好妥善處理,會在成員造成身心靈的影響,我認為在開始前有這樣小小的互動可以讓我反問自己對這樣主題的工作坊有何期待,藉此來澄清自己對於該課程的想法。
最初的活動是以投射圖卡進行小組分享,對我來說這樣的分享確實有點難度,因為我好難和素未謀面的陌生人大聲暢談自己的告別經驗,雖然講師已經營造了相當輕鬆的氛圍了,但我卻還是支支吾吾半天才吐出一點聲音,有了這樣的經驗後我才開始反思,之後若是自己要帶類似的活動,必須先讓成員間彼此建立互相信任的關係,再開始進行較有強度的分享會比較好一點,成員們彼此之間也會感到比較有安全感。接著講師利用簡單的影片快速帶過哀傷五階段,我覺得利用輕鬆詼諧的影片帶出理論性的知識很好,對於一般不是心理相關領域的人們也會比較有記憶點!最後講師介紹了「心理位移書寫」的活動給我們,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這樣的活動,覺得還滿有趣的,但在對於內涵和方式不太清楚的情況下就實際操作,以至於我在操作完後還是有點霧裡看花,有點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事的感覺,我自己認為這樣有點可惜,但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認識一個新的活動也算是頗有收穫!
經過這樣兩個小時的工作坊後,我感覺自己對於哀傷議題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告別有可能是一段關係的結束,但也會帶來一段新的旅程的開始,也許我們在生長過程中從未有人帶著我們思考此類話題,沒有人說過其實我可以大聲哭泣、原來我可以暫時逃避,我就只是默默的看著這一切發生,然後暗自接受,但現在我對於告別、對於哀傷有了新的看法,我知道其實我自己有能力可以面對如此強大的悲傷,我也有了一些面對悲傷的方法,相信從今以後在面對告別時,我會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也期許自己在未來可以更誠實的面對自己的所有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