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創新系列講座(一)【EMI的課程設計與教學經驗分享】心得

【校友中心】111職涯綜合能力培訓(公共性)>教學創新系列講座(一)【EMI的課程設計與教學經驗分享】心得
發佈日期:2022-03-20

許睿宇

教育學院

教育學系

    隨著國際化帶來的影響與我們的生活越來越息息相關,國民英語文的能力勢必需要有所提升,為了完成台灣2030雙語國家的願景,雙語及全英語教學也成為了一個相當迫切的趨勢。因此透過這場講座的參與,我更能認識何謂EMI課程,並開始能夠區分EMI課程與原本英語授課課程的不同。此外講師分享了自己在課程設計與教學經驗的實務,亦讓人獲益良多。

    在講座中我們可以了解到EMI指在英語非母語的教育機構提供的學習課程,其內容的傳遞、師生互動、學習及學術支持教材、學習成果展示與評量100%使用英語。這些課程之中不包括著重於語言學習而非專業學科內容之英文課程。類似這樣的概念讓我想到我目前正在接觸的雙語CLIL教學,其目的也是在於教授專業學科知識時,可以多使用英文讓學生沉浸在英語文的環境,並同時吸收專業科目的知識。此外相似之處還有在特定情況下學生間之互動可使用中文,例如於分組討論時得短暫使用中文以利創意發想與腦力激盪。但學生仍需以英文提出其討論成果,且當學生的英文能力有所提升或選擇更多EMI課程時,應鼓勵學生在課堂討論時更常使用英文。雖然提到會給予一定比例使用中文的自由度,但對於老師和學生來說,這樣的條件仍屬於很大的挑戰,畢竟專業學科的知識本來就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若又加上英語文能力的考驗,對於課室中的所有人都是一種負擔。

    回憶起自己的表弟也是某私立大學全英語理工科系的學生,對他們來說原本就艱深複雜的理工知識,透過英語去教學實在是一種很大的挑戰,包括老師在內,上課時常使用翻譯設備。然而透過講者的實務分享,我們可以稍微想像EMI課程的可行性。除了講師透過協同等方式事先整合好語言與學科外,在課程中適時放慢步調融入活動,就可以讓學生用實作參與的方式提升動機和理解。這樣的課程相比於過去純粹的講述式教學也更加生動活潑,期待未來南大有更多EMI的課程,而我也能有機會去體驗。

    最後由於國家正在推行雙語教育的關係,身為國小準教職人員的我們,也開始需要去具備相關的英語文融入學科教學的能力。因此這場講座對於自己而言,也提供了許多參照和啟發。雖然雙語或是EMI對於許多人來說,仍是一種天方夜譚的構想。但是很多改變一直都不是準備好了才發生,而是透過行動與修正,一點一滴去實現。所以很榮幸能成為教育新趨勢的一代推動者,無論政策還會如何變動,希望我們的努力都可以讓每個孩子越來越好,並增進台灣的競爭力,進而捍衛我們的自由與家園。相信未來的某一天,我們再也不會害怕使用英語開口與他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