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機械手臂-機器人與Maker應用

【校友中心】111職涯綜合能力培訓(公共性)>仿生機械手臂-機器人與Maker應用
發佈日期:2022-03-11

林彥甫

環境與生態學院

綠色能源科技學系

自從參加了這次嘉夢創意數位有限公司機器人與Maker應用課程後,才發覺到機器人在生活中有那麼大的幫助,老師藉由不斷地鼓勵我們思考討論,改變了我對機器人對未來趨勢的看法。

現今的機器人已經可以有類似社會化行為,就可以跟人一樣,開心、難過、困惑了就會表達自己的表情,或可以自動感測的機器人可以在無人操控的情況下自動澆水、補充燃料…,不用耗費多餘的人力,就可以自給自足的完成工作,反正,只要人類能做到,機器人也可以做到。更有所謂的「人性科技技術」主要是透過科技輔助,加上感性設計的元素,讓身處於因少子化與高齡化所導致的空虛感、寂寞感……等環境下的現代人,都能獲得情感上的寄託,像是近期的電子寵物與機器人看護都是人性技術應用的代表。

更重要的是在這個疫情時代,機器人除了有人性化外,更完美處理了「無接觸」環境、「無人化」的需求,這導致全球正加速遠距自主機器人的開發及部署。遠距自主機器人主要是結合「遠距操控」與「自主運作」技術的機器人,透過兩種技術互補,得以提高生產力、多樣的工作方式、在限制下進行移動,進而提升生活品質,像是健康醫療的機器人,為了防疫的「零接觸」需求,有些開發商會研發能自主導航完成消毒的防疫機器人,或是透過精準成像輔助手術,成為輔助醫生判斷的遠距手術助手。

機器人最主要要充滿智慧,與人可以互動,還有豐富的情感,如果機器人都能正確無誤執行出這些功能,一定可以在生活上帶來許多變化,但這也意謂著,在這個充斥著機器人的時代,我們人類還可以做什麼呢?只要託付給機器人去完成所有事情,人類是不是根本就不用去做任何事了,那生活豈不也會變得一成不變了呢?

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現今在各行各業中漸漸地嶄露頭角,不僅是下棋、物流業、網電業的發展方向,也對醫療方面產生巨大的改革。人類在享受人工智慧帶來的經濟增長和生活質量改善的同時,也應該關注自身機能的發展問題,機器將「進化」得越來越聰明,而一部分人將「退化」。人工智慧是必然的趨勢,而且將可能徹底扭轉全球的社會模式。相信在未來,我們隨處都可以看見的人工智慧的機器人,只要有人的地方都有人工智慧。雖然現在我們會覺得很不可思議,但它確實已漸漸融入我們的生活中。人工智慧讓我們方便和有效率,透過大量的數據演算,能精準的判斷下一步行動。未來的新世界會不斷的改變,我們應透過跨領域的結合, 同時俱備各種不同的能力才能防止被時代沖刷掉。溝通的能力也非常的重要,在這之中包括與機器和與人溝通的能力,多去學習程式語言,未來才不會被時代的潮流吞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