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偉
理工學院
材料科學系
這一次的證照考試,是接續著進階級的概念加廣來考的,物聯網的知識,很多都是考取概念類的比較多,我們需要完全的了解到物聯網的定義,去辨別一項科技中,是不是有結合到物聯網的技術,在這裡面,比較重要的觀念就是物聯網這項技術,需要包含感知層、網路層和應用層三個層面,其中,感知層就是我們比較常用到的感應器,經由感應器去產生反應,比如太陽能發電會有光的感應器,出入口有時候會加裝紅外線感應器,去辨別是否有行人通過,再進行反應,這些技術看起來裡面已經含有感知和連結反應的層面,但其實光只有這些並不算是物聯網,這些都只有感應器就能做到,物聯網這項技術,背後會經由網路層面,去做傳輸資訊或是分析資料,結合雲端的技術,可以是收集數據,去作出合理的判斷,最後回傳給機器,進行符合當下情況的反應,在準備裡面的題庫時,會覺得心情很亂,因為很多題目都會做刻意的誘導,讓我們很難去判斷有沒有涵蓋物聯網的技術,比如說在偵測是不是有物體靠近,若有就要立即停止高壓電的感應器,這項技術中,其實並不需要用到網路層面的應用,但卻很容易判斷錯誤,以為有用到網路傳輸資料。
不過,在準備這份考試時,其實學到蠻多知識的,就是構成物聯網感知層面的感應器,其實已經廣泛地出現在我們生活周遭,比如說日常購物需要掃條碼,這就是用到RFID的技術,這項技術也會應用在點貨或是確認商品庫存,利用近距離傳輸的通訊協定,就可以得到商品的資訊,結合物聯網,可以透過雲端大數據,去分析顧客的喜好、購買的商品等數據分析,可以對行銷重新擬定計畫。
除此之外,我覺得有一個部分也蠻有趣的,就是在講無線網路的連結架構,這個架構又可以分為兩個模式,一個是基礎建設模式,另一個就是隨興即連模式,基礎建設就是會有一個工同的存取點,可以先彙整資料呈封包,再一起傳送,其中這個傳輸過程又分為競爭模式和非競爭模式,隨興連結採用點對點設備的傳輸,沒辦法統一資料,就只有競爭模式而已,基礎的優勢就是若資料量固定,其實傳送速度是差不多的,但是隨興就會透過競爭,從而影響傳輸速度,不過當資料量很多,就都需要用競爭的方式去傳輸資料了,我們平時所使用的網路分享,就是屬於隨興即連模式,所以當有人下載大量資料的時候,其實發出熱點的機器本身網路就會變超級慢,就是因為處在競爭模式的情況下。
這份證照內容,帶我們看了很多已經有雛型的物聯網案例,不只在智慧家電應用,也可以結合交通,來達到即時性的資訊傳輸,讓使用者可以根據交通狀況去調整自己的方針,這項技術也可以運用在安全層面,藉由感應器,去採集數據,再透過大數據分析,讓我們遇到危險,可以及時通報和採取行動,這項技術,也可以應對少子化所造成的老年人口負擔問題,針對年長者的健康去做偵測和回傳資料,幫助醫院做更有效的治療,這些都是過去我們所意料不到的事情,學習這些知識,雖然不能讓我們馬上去研發產品,但有了這些基礎,在未來若要透入相關產品研究,可以有更多的層面可以去思索,這就是這項證照所帶給我們贏過別人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