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深耕第四屆簡報競賽心得

發佈日期:2021-12-16

許睿宇

教育學院

教育學系

    老實說此次會設計此課程,是塵封在我心中一個很久的衝動了。自從修習了戶外教育學分學程,開始到處參訪藝術館,以及認識藝術品背後的故事後,如何將這些藝術品所要傳達的理念與教育結合就是我一直想努力的方向。每次受到這些藝術品的感動後,我總有一種衝動想把這新精神和意涵以自己的教育專業設計成教案,向孩子們推廣進而讓更多人認識。

    還記得那天的戶外課程參訪,沈澱了近兩週實體授課後的忙碌與紛擾。在老師的詳盡導讀下,我們克服了資訊落差,更深入地認識了藝術家們及他們的作品。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楊順發老師台灣水沒的作品集。因為展覽認識了這幾位與臺南關係緊密的藝術家後,心中一直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油然而生。不知道算不算一種職業病的發作,我不斷發想如何設計一份單元教案,好好融入這些作品。以至於讓學生有機會能一起認識這些優秀的藝術家,並從作品中獲得自己的感動,明白這些藝術的價值。於是藉由這次簡報競賽社會關懷的議題主題,我希望能介紹給更多人認識台灣地層下陷與海岸線後退等問題。同時以楊順發老師的作品,讓更多人看見藝術品與教學結合的可能性。

    在簡報內容的呈現上,我加入了許多引導反思的問題,希望大家可以從這些問題中被挑起環境破壞的共鳴,進而反思要如何解決這些造成陸地減少的環境問題。此外我也加入了許多時事,目的在縮短議題現象與大家生活的距離,讓大家更能意識到這些問題的急迫性。再來是在簡報中我刻意挑選了許多柔和的圖示,一方面起到凸顯主題關聯性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希望避免讓觀眾持續受到太多刺激而震撼疲乏的影響。最後我以沉默的危機一語雙關,既點醒大家沉沒已是無法在忽視的議題了,也告訴大家若再繼續沉默下去,勢必會引發更嚴重的危機。

    在蒐集這些簡報的資料時,其實我深深感受到這些攝影作品的不易。藝術家是要對這些現象議題付出多少關懷,才能夠發現這些現象的根源問題,並畫作成作品,讓大家能夠引起共鳴。很喜歡那天參訪時老師說的一句話:「藝術家的作品回歸藝術的定義,就是其所創作的作品能感動自己,然後感動觀賞者。」因此我相信所有的感動都已經在和作品對視的交流下,刻成了雋永。於是希望學生們乃至所有的社會大眾,也都能因為這些藝術作品,認識到議題的重要性,給予支持或發起行動。有時作品或許只是單純地記錄下歷史,但仍有提醒我們勿重蹈覆轍之類的作用,因此我很希望我們都能更多地接觸這些藝術品,讓藝術與教育碰撞出更多火花。希望自己能善用簡報的能力,推廣給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