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共學社群〈國民小學精進教學團體〉學習心得

110(1)參加自學團體等學習活動-學習心得分享(高教公共性)>師生共學社群〈國民小學精進教學團體〉學習心得
發佈日期:2021-12-13

蔡証宇

人文與社會學院

國語文學系

S10722002 國四甲 蔡証宇

師生共學社群〈國民小學精進教學團體〉學習心得

 

  與鄭憲仁教授在這一學期所組成的師生共學社群,此種社群,是我大學四年來第一次參與!以往皆是參加合作學習團體居多。儘管此兩者乍看很是相似,不過我覺得仍有其中很不一樣的精隨存在,故於此處分享。

 

  合作學習團體的主體當然是學生,以量而言十幾人不等。通常來說,合作學習團體是得請指導老師,或至少是經驗值上較豐厚的前輩所引路;此點便與師生共學社群有很大的不同,因為教授本人便在討論的位置內!宛如與學生立於同一基點,而非純粹的上對下式指導。

 

  很有趣的是,上對下式的指導就與傳統教學類似,學生聆聽的時間居多。師生共學則往往能聽到平常教授在課堂上不曾吐露的心聲。這種體驗,讓我發覺到某種「換位思考」的概念。有時候,人與人間因為處的位置相異,交談頻率一時間對不上,就催生出猜忌、揣測的念頭。可當與對方進行更多的對談後,往往會被改變的是我們自己。由於我是實習校長,在這約八個月左右的時間時常得與眾師長接洽與聯繫。再更從前的我完全沒有過這種練習,所以常常為此弄得心煩意亂,總感覺自己與在社會裡待久的人們實力落差很大,較難讀懂彼者的訊息。而自從有了師生共學社群,我才了解到:師長們也是人,也是從十幾歲的少年少女成長至此。

 

  我想這一切都只是個過程,亦如人類的生命歷程一般。

 

  我們的生理狀態成長快速,且若無病況糾纏,可說是必有的階段(隨著基因所賦予的增高、增壯,身形有了曲線、臉部也更有特徵);然而心理狀態好似沒有一定的成長軌道,全看生來的家庭環境、遇到的人、碰上的事所決定。而至少我是比較幸運的人,雖然家庭偶有紛爭,父母親也離異,但整體上仍相當幸福。遇到的人事物而言,我很常說自己直到大學時才真正「活過」,因現如今,我居然很難回想起國中、高中時所發生的事情,更不用說國小。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國中其實有一件相當重大的事情發生,即我國一時的班導師因乳癌逝世,當時的我很難以置信,幾乎無法理解何以幾周前還活躍於講桌上的老師,幾周後卻再也見不了面。

 

  這件事宛如種子般埋藏於心底,我漸漸遺忘,卻隨著見聞增多逐步憶起。到了大學,尤其是大二、大三,廣泛修習課程、參與活動、社團,相較國高中數倍的經驗量使我體會到真正活著的感受。以往所有誤解的、不甚理解的,也慢慢懂得那皆為年少輕狂。

 

  所以,我很感謝有師生共學此種形式的組織,也很慶幸自己有加入,這讓我避免自溺於同溫層中,能以更多元的角度去審視,理解不同人的想法。謝謝台南大學高教深耕計畫的支持!希望往後的學弟妹們也能有同樣的環境去學習與成長。

 

                 字數:101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