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積分

發佈日期:2021-12-05

林祺洋

環境與生態學院

綠色能源科技學系

在高中時,數學算是我相對較拿手的科目,也因此對數學感興趣,大考完後,在學校課堂上也有上完銜接大學微積分的課程,上的內容主要在極限、微分、積分的運算,大多上把數字帶進計算就可得出答案,寫起來蠻得心應手,因此認為微積分的難度應該就在於遇到不好算的數字而已。

在線上課期間,也許因為授課的方式導致進度不至於太快,主要上的內容大致在了解極限的特性和如何做計算,所幸和高中學過的內容重疊性高,在老師講解過程中,對我而言算是再次複習以前的觀念。

到了實體授課,老師希望我們這屆的進度可以上的多一點,因此第一堂課就簡單複習線上課的內容接著進入到微分的部分,前幾週上課的內容還算應付的來,但是到了三角函數的微分又加上證明的推導,這些新的觀念,讓我需要花時間去熟悉。

有次做作業時看到題目想說利用高中所學的思維模式,將數字帶進速解,但得到的答案卻不像直接帶進那麼簡單,甚至後面出現的題目越來越多是類似的題型,也讓我每次寫就需要反覆地來回翻觀念講解部分,更何況還是不大習慣的原文書。

老師的進度跑得很快,每週的作業也隨進度的推進和內容的深度,有做不太完或者越來越多不會做的情況,我意識到跟不上老師的步調,甚至在課堂上會因為舊有的觀念誤解,也開始聽不懂老師在講什麼,感覺跟課堂產生疏離,恐慌感也隨之油然而生。一路上的挫折感,讓我在這學期提出申請課業增能輔導,讓自己有多一堂課的時間能藉由在課堂聽不懂的部分和課業上解不出的題目來尋求助教的指導,了解過往的問題所在,即便TA上課的進度和系上的無法比擬,然而對於比較偏向藉由問問題的指向來補強觀念上認知的我,是一個課後檢視並且能增進自我的機會,助教也會向我們分享如何習慣老師的上課模式以及課後哪些單元要花較多的心思做習題累積經驗法則,之後看到題目就較熟悉該題的脈絡。

當現在系上的課進到積分時,因同時每週有進行補救教學TA的課程,在老師講課就不太感到剛開始上實體課那種進度快且跟不上的恐慌,也由於前面的觀念有做修正,之後的章節上起來也覺得合邏輯,即便隨著後面的章節越來越難,也能藉由TA課程的時間來正視並解決自己學習所遇到的困難。

最後我覺得參加TA課程協助是能幫助像我在一開始不那麼快的熟悉老師的步調,而能利用課後的時間去將問題弄懂,補足自己在學習上的漏洞,將漏洞看像織布一樣,開始時可能形成大概的雛型,但花時間慢慢的多補縫線加固加密,當問題來時就不會直通漏洞把握不住,而造成腦袋一片空白而跳過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