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對站在臺上的人有一種尊敬感」這是今天演講的小收穫,我們在舞臺上難免會緊張,但理解這點,讓自己心裡多一點踏實感,但不要把觀眾當西瓜,因為你不會對水果有強烈感情,缺乏與觀眾互動,以下介紹讓身體放鬆的方法:
1.腹式呼吸:我們日常生活的呼吸很淺,讓身體充滿呼吸,可以留意一下!
2.放鬆肩頸,減少緊繃感。
最後,如果上台手會抖,可以試著在講桌後,演講開始前,手用力抓著些什麼。或是在演講開始時,熟悉你的觀眾,以你的內容吸引觀眾。
試問:如果你今天是一場研討會的主持人,面對專家,你該如何提問?核心觀點式「不問過時的問題」事先了解觀眾可能想問什麼,這樣提問也比較不容易問錯問題。
最後,在新媒體當道的時代,要引起觀眾的共鳴或興趣,主要有三個方向可以努力:論點、笑點、感動點,老師藉由youtube影片,來講解三者元素的安排,例如:先提論點,用笑點引起他人興趣,笑聲是很有效的KPI(關鍵績效指標),先緩和觀眾情緒,慢慢帶入觀點。適當地帶入空白與停頓,讓觀眾的情緒與共感經驗填補,整體下來也成了一個好的表達方式。
經過三個小時,個人收穫最大的是笑點與哭點的編排。不只用於節目上的進行,我覺得如果用在文章上也很適合。因為人們不習慣敞開心胸談論較為艱深、痛苦的主題,如果可以先引起他人的注意,再來接露自己真正要講的論點,在內容上觀眾也比較能帶入自身情感。
雖然比較可惜沒有講太多podcast的主持技巧,但對於現場主持的氛圍掌控有更深一步的認識。這三階段的演講讓我對聲音,這樣抽象的概念更加地熟悉。從辨識自己的音頻開始,到開發其他音域的聲音,最後到聲音對現場氣氛的渲染。收穫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