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照心得

發佈日期:2021-11-30

林頡辰

理工學院

資訊工程學系

我是中華民國的國立臺南大學的資訊工程學係(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mation Engineering)的學生,其實我之前在高中的時候就已經很想要來靠TQC(Techficiency Quotient Certification)了,但之前因爲有很多的比賽和研究的關係無法參加考試,但就是這麽因緣際會的情況下呢,國立臺南大學的資訊工程學係剛好跟TQC跟臺南大學合作(也要感謝系主任和TQC的老師的麻煩才能舉辦這次的考試)。


這次考試的内容是App Inventor,雖然之前有玩過很多Android的Application(應用程式)的Frameworks(程式框架),也有寫過原生的Android Application和iOS 的Application(那時候是使用UIKit和Swift UI 并用)。但是App intenvtor最讓我們愉快的地方是他幫我們把與系統溝通的橋梁全部做好了,我們只要拼積木(基本上應該是算是做configuration?),就可以 " Make your idea to life. "(讓想法成為現實)。雖然Sketchware已經有廠商嘗試過在android(mobile)上實作出在裝置上compile、build、packaging application的案例,而且還可以Access(訪問)接觸到原生的特性,但是App inventor可以是比他早發明啊…… (而且聽説Sketchware現在已經下架了),而且App inventor善用cloud computing和web app的特性,讓編程環境可以在Browser裏執行。這也是爲什麽我國中會這麽沉迷app inventor(後來是code.org 的 applab,那是一個寫web app的新環境,web app也是目前的新的趨勢),現在終於有機會可以用app inventor來考試,對我來説是很好的機會。不過App inventor還是有一些很核心的概念元件在裡面,例如Layouting的Vertical Layout Component(垂直佈局)、可以做Threading的Timer、還有很多交互感測的Sensor Components(感測元件)等等App Inventor都是有包含的。但是App inventor沒有padding和margin(內距:layouting一個component跟外部layout骨架之間的距離,反之外部對component layout骨架之間的距離稱為margin、外距),需要用Label去實作就有點多餘和麻煩(已經2021年了這個問題都沒修正)。


爲了這次的考試,我也重溫了App inventor的一些使用和特性,爲了讓我能保證能考過,我還是努力的復習題庫,還好其中TQC+的題目沒有到艱澀,其中我相信也用到了很多不同的原件和程式設計的概念。對我們學生來説驗證我們的能力是足夠的,這讓我對考證照產生信心,還好到最後成功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