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疫情蔓延焦慮中-- 談疫情衝擊心理壓力的因應

【校友中心】110職涯綜合能力培訓-學習心得分享(高教公共性)>活在疫情蔓延焦慮中-- 談疫情衝擊心理壓力的因應
發佈日期:2021-11-24

蘇沂萱

教育學院

諮商與輔導學系

活在疫情蔓延焦慮中-- 談疫情衝擊心理壓力的因應

本次是參加由張琦萍諮商心理師所主講,主題是與我們在現在這個疫情社會當下,所產生的壓力與焦慮該如何去因應以及面對。由於這次疫情的關係,加上台灣曾經進入三級緊戒,所有人的生活習慣都被迫做出了改變,加上自己可能會有染疫的危險,因此就會產生心理上的壓力。在課程的一開始,張心理師就透過了一些指導語以及輕音樂的輔助下,讓我們進行一個簡單的放鬆訓練,目的是讓我們參加本次的講座可以帶著輕鬆愉快的心情來,並且能夠收穫滿滿。

接下來,張心理師向我們簡單了介紹一下什麼是壓力反應,而壓力反應又可以分為短期以及長期,短期壓力反應主要是用來應付立即的危險,像是手被燙傷或是突然有東西砸過來,這時我們的身體就會啟動自律神經系統,幫助我們脫離危險,而這種的壓力反應對我們的身心損害是很小的;長期壓力則是我們持續保持警戒受壓狀態的一段時間,像是我們目前正在經歷的疫情階段,我們無時無刻都需要注意自己目前的身體狀況,以及一些為了防疫而需要的行為,但長時間下來會對我們的精神耗竭、身心過勞以及免疫力下降,這個影響是生心理上的影響,對我們的身心損害是很大的,張心理師也向我們分享了許多有關於這樣研究的心理學實驗,像是有提到根據一個情緒調節的實驗當中,發現到透過自我觀察表達並指出情緒的書寫經驗,是可以有效降低激動的調節情緒。張心理師也向我們介紹壓力素質理論,這邊提到的素質並不是指我們個人的品性,而是指我們的生理體質,而這個素質是可以透過鍛鍊來進行提升的,所以不只是要透過健身來鍛鍊我們的身體肌肉,也需要透過一些方法來鍛鍊我們的心理肌肉,進而提升我們的心理耐受度,並且要像重量訓練一樣,穩定並持續地練習,才能夠有顯著的效果提升。

在課程中我們也稍微了解平時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可以如何進行鍛鍊。主要由四字口訣,分別是接、當、帶、行。「接」是只接受必須和現實壓力共存,換言之就是要正式這份壓力,一昧的逃避是不會有好的幫助;「當」是只我們要專注當下價值的意義,我們可以透過簡短的靜坐冥想來達成;「帶」是要帶著心耐力減苦的因應;「行」是要我們執行可行生活目標達標行動。透過這些方法以及口訣,相信在未來的日子當中,不論是因為疫情或是其他工作上、課業上所造成的壓力,皆可以嘗試透過這樣的方式,來減輕甚至是消除這些心理壓力,在未來的助人工作當中,除了更有效率的幫助到個案,同時也可以照顧到自己的身心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