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課程- logo&海報設計

發佈日期:2021-11-02

黃于嘉

人文與社會學院

英語學系

相較於花苼米的PS課程,這堂課較多講解實作的部分。一開始先介紹相關的快捷鍵知識。先隨意拉幾個幾何圖形,熟悉操作。接著利用兩個不同圖形相切、相容,變化出新圖形,如此拼拼湊湊,就能做出一個好看的海報了。沒錯,做出漂亮海報不是那麼困難。

所謂海報設計,不只是要把內容傳達清楚,整體的視覺也要能吸引人。從文清風明信片學到的知識也可以應用於這堂課。利用主視覺吸引觀眾,再用小但可以閱讀的字提供資訊。這使整體設計帶有律動感。

關於logo,老師介紹一個功能叫做「貝茲曲線」。簡單來說,就是俗稱的鋼筆工具,只是剛開始不容易拉出想要的線。於是我們使用網路上的一些英文手寫字來當作練習,模仿類似的樣子,再用筆刷工具作出自己想要的感覺。

上述幾個功能雖不難,但設計就是難在於如何把抽象的理念視覺化。如果我今天要幫一個公司設計logo,必須先花時間做功課,了解整個公司主張的核心理念是什麼,進一步為logo的顏色定調,最後才能完成一件作品。所以說,我們不該抱有「設計師只是隨便畫幾個圖,就能拿錢,太好賺了吧」的心態,或者「我們公司的名稱可以放大一點嗎?」之類的不合理要求。每一個設計背後都需要有龐大的隱藏成本以及考量因素,那不是外人能輕易理解的。(還是多採納設計師的意見吧!)

老師一邊講解,一邊看我們的螢幕分享畫面,一有問題,比較好處理。通常後四十分鐘是實際操作,最後十分鐘評圖。不可思議的是,老師教授同樣一個概念,班上同學做出來的作品通常都非常不同。有人走大膽用色風,有人則是保守排列風,過程中我看到同學的作品都覺得好有創意,反觀自己的就有些小自卑。老師建議我,如果要用文章的方式呈現海報內容,盡量使用黑體的文字,因為其他字型可能會有過多的裝飾,使大眾不易閱讀。我覺得美感是累積來的,現在覺得不好看,代表還有改進的空間,從同學及老師身上我學到怎麼樣去改才能讓自己的作品更美。

這四小時的課程,比較像是先引起我們的興趣。後續如果想自我進修更深入些,有這些底子,以後的路也不會那麼辛苦。其實設計不難入門,難的是走出自己的風格。如果想要深入了解,也可以藉由追蹤一些教設計的Instangram 帳號,它們通常會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傳授美感知識。

除了社群媒體,網站behance.net也提供其他設計師的作品。總結以上,會發現融會貫通才是最重要的。做設計其實不難,只是需要長時間的累積美感、想法。有一天才能做出自己滿意的作品。就算沒有要走相關的領域,多一項技能可以發揮,對日後找工作也是一個加分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