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工藝心得

發佈日期:2021-11-25

王宗偉

理工學院

材料科學系

陶瓷,在我們生活中處處可見,影片中敘述到,它們去鶯歌進行陶瓷製作的訪問,從原料到燒製過程,都有做一系列的介紹,曾經,在小學的校外教學中,我也有到鶯歌親自捏製陶器,只是當時年幼的我,只知道這種東西在濕潤的狀態下,可以進行塑形,經過燃製後,就是我們所拿到的器皿,不過,陶瓷的學問精深廣大,影片中敘述到,一般我們所聽到的陶瓷,其實並非是一個相同義複詞,可以將其劃分為陶器和瓷器,在原料、加工溫度、形成的樣子都具有不同的姿態,陶器在原料的使用沒有那麼固定,瓷器主要的成分有高嶺土、石英等於原料,在溫度的控制上面,陶器所需要的溫度也比較低,不同溫度下燒成後的成品,其顏色和物理性質也有所差異,燒成後成品的手感相對於瓷器較粗糙,而瓷器燒成後,白度相對較高、透光性也較佳,在日常生活中,被廣泛應用在餐盤中,其中,瓷器最大的優點有致密性高,不易把汙垢藏在器皿中,方便清潔。

 

這部影片中,還記錄到我們所不曾看過陶瓷的一面,在原料的處理上面,會先用一種叫做練土的技術,主要的作用,就是把原料中的空氣排除,防止燒成的過程中產生裂紋,在燒窯的爐器,也可以看到不同的導熱系統,常見的一般就是用爐火去燒窯,但影片中也有利用電窯的方式去提高溫度來製造陶瓷,不過兩者的目地都是要把器皿燒製,使他致密和堅固化,但經過我搜尋資料的結果,電窯的方式,原本是伴隨著科技產業發展所誕生的方法,卻被詬病有環境方面的危害,目前使用的比例比較少,主要還是以爐子燒窯為主。

 

有時候這些陶器會再添加些許的釉料,過去我一直認為,加在陶土上面的釉料,只是在製作工藝上面加上一點美感,讓乏味的器皿,不至於太過單調,但影片中還有介紹到,根據不同的燒製溫度和用料,釉料會形成不同的顏色,要將陶瓷的圖樣弄得漂亮,要自己去試驗,並熟記結果進行調控,不禁讓人感嘆,陶瓷彩繪家不只需要美感好,還需要有一定的化學基礎,不然很容易就出錯了,不過釉料還有一項功用倒是我從沒有想過的,一般的陶土在燒製過後,表面通常還是會有孔隙,加上釉料後,可以在燒窯時,形成一個類似玻璃層的膜,燒成後,這層膜可以防止污垢滲透,也可以防止器皿中的水滲漏,整個影片看完後,再一次的呼應課程的內容,將陶瓷的生產,從原料到製成,一步步的複習一遍,也加深我學習的映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