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領域師資生教學專業成長工作坊心得

【校友中心】110職涯綜合能力培訓-學習心得分享(高教公共性)>自然領域師資生教學專業成長工作坊心得
發佈日期:2021-09-20

許睿宇

教育學院

教育學系

    今年暑假師培中心在線上舉辦的,自然領域師資生教學專業成長工作坊非常特別,不同於以往單純自然教學實務的分享,特別邀請到的是華德福的自然課程講師李心儀老師。在講座中老師除了講解華德福的教育理念、課程架構,也讓我們對人類智慧學的教育理論有更清晰的認知。

    這次的講座提到了許多概念讓人獲益良多,若是可以融入華德福學校強調學生個別化的內涵,以及重視個別孩子心理性的意義,就可以讓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更加完善。例如講師提到的人智學教育理念七年發展論,從出生到換牙再到青春期的成長,分別經歷了七年一階段的三次出生,物質體出生、生命體出生、感肢體出生,於是對於人智學而言,21歲是為全人。在這些成長歷程中,學生依次發展他們的意志、情感、思考,而教師除了身教言教以及愛的權威與典範,也須注意提供他們個體化的發展機會,自主探索。以國小學童在自然與科學教育為例,低中年級的學生在教學設計上必須以圖像、想像力與身體力行為基礎,而到了中高年級階段,即可引導將觀察與經驗作用在想像力,成為學生思考的基礎。雖然有些抽象,但我還是十分認同讓越低齡的小孩越不受拘束的自在感受大自然,沉浸在大自然的遊戲和活動,最後隨著年紀漸長,在培養探索、建立經驗和信心。

    除了華德福背後教學理論的說明,講師也安排了在課堂上會做的實驗活動讓我們的體驗。因為視線上的關係,我們事前準備了粗棉線一條約50-60公分,純金屬湯匙、湯瓢、刀叉各幾支,以及高腳杯、豆漿瓶等能敲擊出聲音之物品或容器。在實驗過程中,我們被分成若干個小組聽從講師的實驗說明開始進行實驗,接著寫下了我們自己的觀察。不同於一般的教科書或習作,都有明確指出要觀察的重點和項目,我們七嘴八舌地分享著自己看到的發現。例如有人提出用棉線綁住敲擊物,可以避免敲擊時的震動被自己的手給吸收,影響聲音的效果。或是有人提出容器中的水柱與空氣柱長短比例會影響音調頻率,且用敲擊或是吹氣也有不同的變化。其他組別在分享時也紛紛提出了非常特別的觀點,十分有趣。

    我認為無論是華德福之類的實驗教育,或是目前傳統教育正面臨的新課綱改革,本質都是希望培養學生具有探究的能力。因為資訊爆炸的時代已經到來,我們不再需要單純背誦專業知識或是進行複雜計算的人才,而是我們必須培養自己擁有問題解決的能力,以及能夠類推到跨領域的科學素養。所以很感謝師培中心的辛苦舉辦讓我有機會接觸華德福,期許未來還有更多機會深入了解,並讓自己的教學更加豐富且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