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沂萱
教育學院
諮商與輔導學系
臺灣在今年五月份的時候,因為武漢肺炎疫情的關係正式進入了三級緊戒,除了室內外的人數規範以外,教育機構也紛紛宣告停課,並開始實施線上課程的教學。除此之外,許多機構以及公司也鼓勵員工WFH(Work From Home),在家裡進行所需要完成的工作與業務,也透過線上會議的方式來進行開會,達到減少與人接觸的防疫效果。但也因為這樣的工作模式,讓大部分的人生活型態有所改變,每天活動的範圍就是在家中,儘管減少了平常通勤的時間,但這樣的生活模式,久而久之也會產生疲乏,漸漸地就會產生負面情緒,正是所謂的「悶壞了」,透過這次的講座,吳政勳心理師將重點主要放在防「鬱」這個主題上,也會分享一些相關的知識,幫助大家更了解這個議題。
在一開始,吳心理師向我們分享了幾張與疫情有相關的有趣梗圖,先放鬆一下我們的心情,而透過這些有趣的梗圖,梗圖之所以會好笑,就是因為內容與我們息息相關,讓我們產生共鳴,所以透過梗圖也間接了讓我們理解到疫情對我們生活中的影響為何。吳心理師在講座中提到,最近已經有些研究指出,在新冠肺炎復原後,回歸社會可能會產生一些負面情緒,其中發生憂鬱情緒的可能性就佔了23%,表示憂鬱情緒在疫情當中也是不容小覷的一件事情,吳心理師也提供了憂鬱量表,讓我們簡單的幫自己的心理健康進行檢測與評估,而我自己的測驗結果是在正常的範圍裡。而透過憂鬱量表,也可以大致上規劃出我們的身體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分別是:心情、身體、認知。根據自己在量表所填寫的分數,也可以去檢測最近的自己是哪個部分受到了影響,如此一來也能夠更對症下藥的進行調整,讓自己的憂鬱情緒有效率的減少。而在疫情期間,我們最常接受到資訊的來源就是透過新聞媒體,但現今的新聞媒體為了收視率,常會透過一些比較聳動的標題或是內容來吸引觀眾的注意力,進而讓一些資訊模糊焦點,吳心理師也提到媒體識讀的重要性,什麼是真的、假的都需要自己的判斷與分析,如果不慎吸收到了假新聞,對自己也會產生負面的情緒。
除此之外,吳心理師也藉由這個機會來介紹什麼是正向心理學,簡單來說呢,正向心理學就是幸福感,幸福感是由40%的天生、20%的環境以及40%的自我控制而成。而幸福感的五大元素包括:正面情緒、爭取成就、找到意義、正向關係以及全心投入。人類在以前為了生存需要狩獵等等,常需要負向情緒,才能讓身體有更高功能的反應,所以在傳統心理學上,大部分都是聚焦在負面情緒上。而現在的正向心理學則是較專注在正面的情緒,吳心理師也在這邊分享了一些練習的方法,我們可以先快速回想一下今天一整天的心情為何,也可以想一下自己感謝的人事物是什麼。
雖然因為疫情的關係,這次的獎座是透過線上會議的方式來進行,但內容依舊豐富,透過這次的機會,除了讓我了解到,在疫情嚴峻的時期,除了照顧自己的身體健康以外,心理上的健康也是需要去重視的,也讓我對正向心理學有了初步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