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社交疏離與孤獨感的自我照顧

發佈日期:2021-07-28

楊沂萱

教育學院

諮商與輔導學系

        我覺得可以用這個機會接觸這樣的主題其實很不錯,因為並不是疫情才開始有孤獨感或是負面情緒,其實它們常常是如影隨形的,只是我們渾然不覺,講師提到疫情就像一個放大鏡,讓我們不得不面對這樣的孤獨感以及洶湧而上的負向情緒,因此藉由這樣的主題和專業諮商師的講解,讓我們可以在感受到自己孤獨的時候自我照顧。疫情帶來了許多壓力,我們常常被宣導說要多進行人與人的連結,現在資源那麼豐富、科技這麼發達,在疫情居家期間也不要忘了多和親朋好友視訊說說話,但真的這樣就夠了嗎?藉由心理師自身對於疫情的感觸和經驗,可以了解到在這樣資訊混亂疫情爆炸的情況下,可以如何覺察並好好照顧自己的心情。

        在國外有一個孤獨大臣的職位,最早起源於英國,主要是關懷長照中心裡面的高齡長者,而日本也有類似的團體在處理人們如何面對孤獨感,藉由促進世代對話、進行心理衛生等衛教服務來向人民宣導應該要正視孤獨感,而正是這樣一個看似毫不起眼的團體,卻在疫情爆發的這一兩年間,起了很大的作用。我在疫情過程中覺得孤獨的事情是來自於和家人的世代隔閡,平常在學校還有同年紀的同學朋友可以談天說笑,但居家防疫的其間接觸的只有家人,少了那麼一點活力的感覺,也會稍微有點失落感出現。在社交軟體上我以常常看到許多人在疫情期間和家人吵翻天、和伴侶分手等等,可以發現孤獨真的潛藏在我們的生活中,會在某個失落的時候悄悄跑出來擾亂我們的思緒。講師提到因為社交需求是人類的本能,因此當這項需求沒有被滿足時,我們就會感到孤獨,而早年經驗、外在環境與心理疾病則會影響孤獨感的形成。

        講師運用本身專業用個心理學派和我們介紹孤獨的概念,從精神分析到認知心理學,在到宗教的環境療法,我覺得講師介紹得很清楚,即便是沒有心理相關背景的一般大眾也可以明白。我很喜歡完形學派的兩極化的對立,獨處和孤獨其實是一體兩面的,為什麼有些人熱愛和自己相處,有些人卻不能夠忍受孤獨,這就是我們內心中孤獨和獨處兩個面向的想法在拉扯。

        在榮格個體化歷程中提到,正因為我們往往都向外尋求外在環境的刺激,自我就像在屋子裡的一頭大象,它存在在那裡,而我們也可能知道它在那裡,但我們卻選擇不去理會或忽視它,也因此讓我們變得害怕孤獨。「孤獨沒有什麼不好。使孤獨變得不好,是因為你害怕孤獨。」講師和我們分享了蔣勳在《孤獨六講》中所提到的一段文字,而這樣的意思則說明了孤獨是個存在,當孤獨存在時我們可以如何和它相處,當孤獨不存在時,我們又要如何和它相處,當我們能夠享受孤獨,學會和自己相處,就能在這紛紛擾擾的混亂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一些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