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沂萱
教育學院
諮商與輔導學系
因為疫情的影響,導致在家的時間變的很多很多,我們家是單親家庭,雖然只有我母親是「長輩」的角色,但也還是會有一些摩擦產生,因此想要藉由這次講座了解家庭溝通,從發現問題開始,問題可以是由生活習慣、價值觀衍伸出來的,許多摩擦都是由小小的行為所演變而成的。疫情學是一個新興學門,新聞和網路都宣導要我們多和家人溝通,但其實很少相關的研究或資料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身為成年人的孩子可以如何和較年長的長輩進行宣導或勸說,因此這個講座就這樣誕生了。講師本身就有在長照中心服務,因此可以看見許多實務現場會出現的問題,我很佩服講師本身能夠從現場中發現問題的能力並且想辦法去解決問題的心,這是我認為我可以去學習的一點!
首先講師先邀請我們分享自己在疫情間和家人發生衝突的事情為何,可以發現有許多「皇帝不急急死太監」的心情發生,因為在場大家的身分多為子女,加上長輩和子女間的疫情價值觀相差太大,所以會造成衝突。但也許這些價值觀和生活習慣早就存在了,疫情只是導火線和催化劑,不是因為疫情才有衝突而是疫情加速催化了這些衝突的出現,在進入家庭衝突之前,我們先思考了一下自己和家人的距離為何,講師提到衝突這個問題其實是源自自於自己和家人間的距離,這個距離在心理學上稱做自我分化的程度,如何劃清界線也是一門學問,講師分析了長輩們講不聽的原因,其中有一項是因為覺得孤單,有些長輩會常常想要往外跑的原因正是因為在家裡無法得到支持與陪伴,所以如果能夠知道這一點,也願意每天花一點時間在家陪伴自己的家人,也許可以稍微降低這些講不聽的行為。接著講師介紹了一些父母類型,有依賴型、潑冷水型、自我中心型、控制型、自我放棄型以及恐懼害怕型,每一種類型都有不同的性格和溝通方式,但礙於時間的關係沒有辦法詳細介紹,但講師有推薦相關書籍提供我們參考。
講師特別提到了很重要的一個觀點,因為個性是與生俱來的,所以不要想要要求長輩感掉自己的個性,可以改變可能是一些行為,假如長輩本來習慣每天都要上市場買菜,那可以改成我們幫長輩準備好,或是一次買兩三天的份量來減少進入市場的次數。在溝通時要避免指責和評價,動之以情的方式,以心平氣和的方式說明原則和原因,以同理心當成工具,不澳希望一次就成功,要循序漸進的改變,這些都是一些溝通的小技巧,我發現最重要的便是同理心的使用,能夠站在長輩的角度去思考這些問題的原因為何,穩住自己的心情和一些基本原則(例如落實防疫),心平氣和地慢慢溝通,相信自己的長輩是有能力做出改變的,而在循序改變的過程中也不要忘了給予支持與鼓勵,創造一個和平的家庭氛圍。